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聞>熱點

月球阿波羅盆地純斜長巖分布研究取得進展

2025年07月18日 14:46  |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分享到: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近日,該中心研究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美國夏威夷大學等國內外研究機構,在月球阿波羅盆地結晶斜長巖出露、原始月殼保存情況和地質演化方面取得進展。該研究在阿波羅盆地系統識別出豐富的純斜長巖露頭,表明經歷撞擊事件后,該區域的原始月殼成分并沒有被完全移除,且可能被后期撞擊坑挖掘出露。這項研究彌補了此前對阿波羅盆地區域原始月殼分布認識的不足,并為嫦娥六號著陸點附近的地質演化與采樣背景提供了重要參考。該研究成果近期在國際學術期刊《地球物理學研究雜志:行星》(JGR: Planets)發表。

在這項研究工作中,科研團隊利用Kaguya多波段成像儀提供的可見-近紅外光譜數據,系統分析了阿波羅盆地內斜長巖的出露情況,識別出51處具有顯著斜長石光譜吸收特征的出露點,其光譜吸收特征表明可歸類為純斜長巖。這些出露點分布在阿波羅盆地的北緣、南緣、盆底及中央峰環結構上,主要為晚期撞擊坑的坑壁和中央峰區域。科研人員利用濺射物厚度分布模型計算顯示,這些斜長巖出露撞擊坑的濺射物在嫦娥六號著陸點的覆蓋厚度超過10厘米,極有可能被嫦娥六號任務采集到。此外,阿波羅盆地還存在多個低鈣輝石出露區域,代表著潛在的月幔物質。因此,嫦娥六號返回樣品中可能同時包含原始月殼和月幔物質,為深入探討巖漿洋結晶過程、月殼-月幔演化等月球早期歷史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樣品。

△(a)以SPA盆地為投影中心的月球數字高程模型。(b)(c)(d)分別表示阿波羅盆地區域月殼厚度、影像、MI數據假彩色影像,圖(d)中R、G、B通道分別為900nm、1050nm和1250nm吸收深度。

月球的正、背面不對稱性是月球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我國嫦娥六號探測任務于2024年6月25日從月球背面阿波羅盆地成功返回了1935.3克樣品,標志著人類首次成功從月球背面采樣并返回地球。阿波羅盆地位于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東北緣,月殼較薄,地質過程復雜,物質來源多樣,為嫦娥六號樣品解譯帶來了挑戰。由于月球正、背面月殼存在顯著差異,對月球背面月殼斜長巖樣品的研究是全面認識月球巖漿洋過程和早期演化的關鍵。

(總臺央視記者 帥俊全 褚爾嘉)

編輯: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台湾AV国片精品福利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七七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一区在线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长视频 | 亚洲美女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日本国产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