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風光三峽”全力應對高溫“烤”驗
人民政協網7月18日電(記者 王菡娟 通訊員 雷海超 韓強)近期,我國多地高溫悶熱,局部地區溫度超過40攝氏度。高溫悶熱天氣導致能源消耗增多,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初步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同比增加約1億千瓦。三峽集團各“風光”場站聚焦提升電力保供能力,以安全生產為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應對高溫“烤”驗,守護千家萬戶清涼。
在福建東山半島,三峽東山杏陳海上光伏項目迎來全容量并網后的第一個酷暑。面對“烤”驗,項目全體人員鉚足干勁,以“戰高溫、穩設備、保供應”為目標,全力以赴開展消缺工作,守護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三峽東山杏陳海上光伏項目正在對開關柜狀態進行檢查
“我們持續開展設備消缺工作,全面排查治理隱患,提升設備可靠性和防汛抗臺能力;科學安排設備巡檢迎戰高溫天氣,采用無人機等智能監測手段加強負荷預測和超溫預警,確保電力供應平穩有序。”三峽東山杏陳海上光伏項目負責人吳風云表示。
在內蒙古草原,全球儲能配置規模最大的單體新能源場站、全國規模最大的風光儲一體化示范項目——三峽烏蘭察布新一代電網友好綠色電站示范項目,充分發揮可測、可控、可調、可支撐等電網友好功能,全面參與蒙西電網頂峰供電和系統調峰。截至6月27日,該項目已為蒙西電網頂峰供電111次,頂峰供電量達2614.54萬千瓦時。
“為保障夏季用電負荷高峰,我們創新
三峽烏蘭察布新一代電網友好綠色電站示范項目運維人員對儲能設備進行檢查
在山西呂梁山東麓,三峽能源俊澤光伏電站運維班長吳海軍和同事們一大早就帶著檢修工具,出發前往光伏區開始一天的巡檢工作。“今天要完成8個區設備的全面檢查。”他仔細核對著手中的巡檢清單。
正午時分,吳海軍蹲在設備旁,汗水順著臉頰流下來。“直流接線盒溫升異常,必須立即處理。”他一邊更換配件一邊對同事說,“現在正是發電高峰,設備穩定運行一小時,全站就能送出20多萬度綠電,所以我們要分秒必爭。”隨著最后一縷陽光消失在光伏板盡頭,吳海軍他們完成了今天的檢修任務,并在值班日志上寫下“今日消缺完成”。
在東北松嫩平原,三峽吉林大安海坨風電場當班運維人員孫振鐸每天清晨就帶著紅外測溫儀開始巡檢,主要對變壓器和SVG設備這類怕“中暑”的部件進行重點檢查。孫振鐸說:“SVG散熱風扇必須定期做清灰,溫度超過規定值就得排查原因。”為了減少設備停機時間,運維團隊采用“遠程監控+人工巡檢”雙保險,甚至將檢修窗口安排在小風天溫度較低的時段。
在三峽黑龍江泰來湯池光伏電站,運維員郭超正在15米高的電桿上緊急更換傾斜的絕緣子。“高溫會讓導線膨脹,固定件松動可能引發短路。”他和同事們在農電線路停電的短暫間隙,完成了12處隱患治理。烈日下,他們的工作服被汗水浸透。
新疆吐魯番盆地,夏季地表溫度可以烤熟雞蛋,被譽為“中國熱極”。三峽鄯善連木沁、吐魯番聯星光伏電站圍繞電力設施保護、應急響應機制、負荷管理、設備檢修與維護等制定詳細方案,開展隱患排查及安全檢查。“面對高溫天氣,我們采用‘晨昏作業法’,避開正午時段,保障設備穩定運行的同時確保人員作業安全。”場站負責人表示。
在江蘇鹽城濱海港,全國規模最大的組串式儲能電站——三峽濱海200兆瓦/400兆瓦時獨立儲能電站,以日均約1.5次的充放電節奏,演繹著綠色能源的“時空魔術”。
“電站儲能系統如同‘彈性海綿’,夜間存下富余的綠電,用電高峰來臨時,儲存的綠電又化作穩定電流,點亮長三角地區的萬家燈火。”三峽濱海儲能電站負責人孟楷金指著中控室大屏上跳動的數據介紹道:“早晚高峰,電站最大能夠釋放出80萬千瓦時清潔電能,相當于40萬居民一天的生活用電需求。”
……
高溫下,三峽人堅守崗位全力應對高溫“烤”驗,這也離不開后勤團隊的堅強支撐。各場站后勤團隊每天會熬制綠豆湯、準備冰棍,并配備藿香正氣水等防暑降溫物品。“設備要降溫,人更要防暑。”食堂阿姨的話樸實卻暖心。
“迎峰度夏沒有‘暫停鍵’。”一位從業15年的三峽運維人擦拭著額頭的汗水說,“但看到風機轉起來、電燈亮起來,就覺得值了。”
編輯:張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