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天津市政協助力——
推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本報訊(記者 張原 李寧馨)日前,天津大沽化工EPS項目正式投料試生產,天津港保稅區新材料產業鏈再添重要一環,在高端化工新材料領域走在行業前列。保稅區還組織區內多家百強企業及新能源產業鏈供應商參加“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峰會,共同探討汽車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路徑。
天津市堅持將產業鏈作為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著力打造12條重點產業鏈,推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奠定堅實基礎。
市政協將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履職重點,今年將“加快推進北京科技研發成果在天津轉化落地,推動我市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列入常委會會議議題,為加速創新要素向重點產業鏈聚集建言獻策。
市政協主席王常松帶隊深入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調研,希望企業用好稟賦優勢,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拓展在津業務,豐富應用場景,吸引更多鏈上企業在津布局,共同推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發展。
市政協科教委牽頭各課題組深入100余家龍頭企業調研,提出意見建議。
“要有效貫通區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人才鏈,提高科創園區孵化轉化產業化承載能力,健全管理機制和增強實體化、市場化運作能力,不斷完善創新創業生態,提升專業化科創服務能力。”市政協委員于強建議。
市政協委員李坤提出,要以“缺鏈補鏈、短鏈拉鏈、弱鏈強鏈、同鏈錯鏈”為思路,實施串鏈補鏈強鏈工程,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
市政協經濟委員會圍繞《關于推進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促進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重點提案組織委員深入制造業企業調研走訪,實地了解全市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產業鏈創新鏈雙鏈融合、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等情況。
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認真采納委員建議,注重串鏈補鏈強鏈,推動融通創新。支持鼓勵專精特新企業積極融入產業鏈,聚焦“卡脖子”關鍵技術、核心器件等參與串鏈補鏈強鏈,通過專題對接、政策宣貫、鏈間協作、平臺賦能等方式,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微企業融通創新,形成產業鏈安全高效、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