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民政協報·福建省政協融媒體中心>市縣政協
讓“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價值”
——福建清流縣政協建言“賞花經濟”
“全縣要以‘春賞櫻、夏賞蘭、秋賞桂、冬賞菊’為主題,打造‘四季花海·多彩清流’花卉品牌。”盛夏時節,在福建省清流縣政協“做旺賞花經濟 推動鄉村振興”專題對口協商會上,一場圍繞如何做強“花產業”、做活“花文旅”、做靚“花品牌”的協商討論正在火熱進行。
清流縣位于閩西,年平均氣溫18.4℃,具有發展多季花卉的優越條件。目前,全縣種植鮮切花1.12萬畝、食藥用花卉2965畝,建成全國最大的精品國蘭繁育基地、全省單體積最大的臺灣櫻花觀賞基地等,“清流鮮切花”獲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因而,如何從“花卉產業”向“賞花經濟”飛躍,讓“美麗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當天會上委員們踴躍建言。
“當前,花卉品質、產業品牌是賞花經濟的核心。”江斌委員提出,要深挖“花文化”內涵,策劃“四季花海”主題花事活動與特色文創產品,構建“清流花語”區域品牌體系,提升市場辨識度與吸引力,在同質化市場中脫穎而出。
“發展賞花經濟,營銷是關鍵。”李炳光委員建議,要建立統一的運營團隊,推出豐富多類的旅游產品,科學設計精品線路,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配套,讓游客進得來,留得下。
“同時,還要推動產業規劃與村莊規劃有效銜接。”溫貴忠委員贊同之余,希望全縣要科學編制規劃,完善現有基地,將花卉產業與研學旅行、生態康養、攝影寫生等深度融合,開發復合型業態,以激活鄉村多元價值。
“要科學規劃,推進相關項目建設。”“要豐富賞花業態,推進非遺融入。”“要加強講解員隊伍培訓,發掘專業人才。”……委員們的意見得到了縣林業、文旅、農水部門的積極回應,合力打造賞花經濟縣域經濟新名片成為了與會人員的共識。
“做好花文章,將清流的‘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縣政協主席鄒衛東表示,要積極推動花卉產業提質增效與“花旅融合”項目提檔升級同頻共振,讓“美麗資源”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美麗引擎”。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