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民政協報·福建省政協融媒體中心>市縣政協
以營商環境之“優”助民營經濟之“強”
——福建泉州市政協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委員在行動”活動側記
連續三年蟬聯全省營商環境標桿城市,15項指標躋身全省標桿,74.4%事項實現提質增效、平均提升幅度達23.3%……這個夏天,一系列具象化的指標,驗證了福建泉州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顯著成色,也成了泉州民營經濟蓬勃發展動能的最佳注腳。
與此同時,泉州市政協積極融入省政協“優化營商環境委員在行動”活動,堅持市縣聯動、全員參與,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發力,堅持因地制宜、統籌推進,廣泛發動在泉各級政協委員,累計開展活動48場次,參加委員2000多人次,提出意見建議430多條,推動解決問題140多個,助力泉州擦亮“泉心泉意”品牌,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
“精準問計”——調研協商下基層
充分發揮廣大政協委員的專業特長、界別特色,市政協有序組織深入調研摸實情、廣泛協商謀良策,著力破解營商環境的一批“中梗阻”。
深入走訪調研。圍繞企業“最煩、最痛、最怕、最盼”的問題,市政協充分發揮界別特色優勢,先后組織工會、婦聯等界別委員,深入石獅、南安等地,走訪調研工藝美術企業、石材企業,詳細了解產業發展情況,全方位聽訴求、問發展、解難題。
多方協商建言。市政協注重以“委員點題協商”專項活動為抓手,針對走訪企業發現的問題,開展一系列“小微協商”,打通近百企發展“癥結”,讓企業和群眾的事“好辦易辦快辦”成為現實。
撰寫信息提案。鼓勵委員結合調研發現的情況問題,市政協將“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等作為2025年度重點提案辦理,讓一個個惠民金點子“落地生金”,讓一個個助企好建議“落地生根”。
(小標)“精準問效”——視察監督到一線
堅持協商式監督定位,市政協全面發動廣大政協委員深入一線親身體驗、參與營商環境工作,在監督中發現問題、提出建議、改進工作。
專項視察監督。聚焦營商環境重難點,針對性開展一批監督視察活動,并推薦一批政協委員擔任特約監察員、監督員等,參與到營商環境建設當中,助力相關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其中,市政協將“營造更優法治環境護航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視察納入年度協商工作計劃,持續拓寬民主監督渠道。
政務體驗監督。組織市縣政協委員走進當地政務服務中心開展“政務服務體驗”,現場模擬體驗企業辦事走流程和AI數智人導辦功能等,找出政務服務存在的難點問題,針對“優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效率、數智政務建設”等方面提出具體意見建議。
創設問題“直通車”。依托揭牌設立的“政協委員助推優化營商環境觀察點”,線上線下暢通政協委員意見建議反映渠道,讓委員更近距離觀察和反映營商環境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定期梳理匯總、分門別類報送黨委、政府研究參考。
“精準問需”——紓困解難進企業
立足實際,發揮所長,市政協發動廣大政協委員為企業發展鼓與呼,為排憂解難奔與走,力所能及地為企業辦好事、解難事、做實事。
開展“聯系幫扶進企業”。積極貫徹落實“萬名干部進萬企、一企一策促發展”活動,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帶頭率隊分赴中化泉州石化、柒牌、九牧王等掛鉤聯系企業開展調研,協調解決引資難、創新難、招工難等數十個難題,把企業“心上事”作為履職“上心事”。
開展“政策宣講進企業”。積極組織參與“民法典宣傳月”“禁毒宣傳月”和專題普法等活動,鼓勵和支持具有相關行業背景的政協委員,參與惠企政策宣講,幫助企業吃透弄懂、用足用活,為中小企業提供合規審查、知識產權保護等免費咨詢。
開展“服務解紛進企業”。入駐“住建領域協同解紛”中心、籌建成功法商中心、開展護企發展“直通車”行動……市政協召開專題座談會,深化拓展全市政協委員行業履職解紛室建設,不斷擴大行業領域和覆蓋面,有力護航產業行業健康發展。
下一步,如何深入開展好省政協“為閩協商 為民服務”專項活動?市政協主席肖漢輝表示,要立足實際,確定一批適合當地發展的項目和活動,集中力量攻堅,確保取得實效;要創新載體、搭建平臺、營造條件,引導更多委員參與到鄉村振興、優化營商環境、為“十五五”規劃建言等履職實踐中來,發揮優勢、展現擔當,為全省、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添助力增合力。
編輯:李律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