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大家談 主席論壇 委員說話 同心論壇 議事廳 政協網評 微言大義

首頁>要論>大家談

個人養老金制度:理解與改進需要齊頭并進

2025年07月24日 14:15  |  作者:本報特邀評論員 孫潔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3%的稅率既是鼓勵,更是平衡,也應被放在個人養老金制度整體架構中通盤理解

近日,個人養老金領取階段統一按3%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制度規則引發輿論熱議。有網民質疑“為什么連本金都要繳稅”,也有人擔憂“養老金越領越虧”。這些觀點折射出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在制度設計與公眾認知之間的錯位。自從2024年11月個人養老金制度從試點推向全國以后,開立個人養老金個人賬戶規模過億,而實際納稅人群不超過6800萬人。稅收遞延優惠對于低于納稅起征點的人群來說并不帶來稅收優惠。實際上,3%的稅率既是鼓勵,更是平衡,也應被放在個人養老金制度整體架構中通盤理解。

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設計初衷是希望用“遞延征稅﹢低稅率”的方式來鼓勵長期養老儲備。在現行制度中,個人養老金采取“稅延模式”,與國際普遍做法一致,是典型的EET模式(免稅Exempt—免稅Exempt—繳稅Taxed),即繳費階段允許稅前扣除,投資階段收益免稅,領取階段再征個稅。那么,為什么在“Taxed(繳稅)”環節選擇統一征收3%的個人所得稅?政策有三重考量:

一是簡化征管,降低成本。傳統個人所得稅制強調區分“工資、利息、紅利、本金”等多種稅目,追蹤成本高、計算復雜。尤其對養老金個人賬戶這種跨越幾十年的封閉型賬戶,無法準確追溯每筆投資成本與收益來源。統一固定比例,實則是一種“折中方案”,避免因過度核算造成制度執行難度過大。

二是政策鼓勵,體現優惠。3%的稅率顯著低于中國當前綜合所得稅率起征檔(3%~45%),對于大部分中高收入者來說,相當于領取時享受一個“折扣稅率”。對低收入群體甚至可能低于其繳費時節稅幅度,形成總體上的稅收正激勵。

三是延稅兌現,確保公平。在繳費階段已經享受稅前扣除的前提下,若在領取階段徹底免稅,則容易出現“雙重稅收減免”,對未參與人群或其他納稅人形成不公平。而3%的統一稅率在邏輯上確保了制度公平性與財政中性。

雖然政策初衷清晰,但近期網絡討論呈現出明顯誤解與焦慮,主要源于以下幾點:一是對“本金也要繳稅”產生誤解。不少人不理解為什么“自己投進去的錢,取出來還要交稅”,忽視了繳費時其實已享受稅前扣除。在稅收口徑上,這部分資金原本就未納入應納稅所得,因此領取時納稅是對稱性的體現,而非“重復征稅”。二是“收益繳稅太重”擔憂實際并不成立。由于統一按賬戶總領取額的3%征稅,不區分本金與收益,表面看似對收益征收偏高。但考慮到賬戶封閉運行期間投資收益免稅,且復利增長時間可能長達20年以上,實際稅負占收益的比例可能低于同類開放式理財產品。整體稅負往往小于理財產品的20%紅利稅或資本利得稅。三是信息透明度不足,平臺提示不夠。部分銀行、基金銷售平臺未在開戶、繳費、模擬領取時清晰展示稅收影響路徑,導致用戶在繳費時認為“全部免稅”,到領取時突遇“賬戶凈值還要交稅”,形成“認知反差”。

從制度激勵角度來看,對高收入人群來說,3%的稅率設計有利于鎖定長期稅收優惠,繳費階段節稅遠高于領取時納稅;對于對中低收入者來說,3%的稅率設計激勵作用有限,部分繳費階段節稅幅度接近或低于3%。而從靈活就業群體來看,繳費波動大、稅負彈性高,3%稅率有利于提供穩定預期。但與此同時,該稅收制度存在一定挑戰。首先是稅收激勵曲線扁平化。即高收入者激勵強,低收入者激勵弱,可能導致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人群結構失衡。其次,替代率不確定性影響決策。3%看似低稅率,但若未來養老金總額不高,領取時再納稅可能導致心理抵觸或者抗拒。再次,政策滯后于產品創新。隨著養老目標基金、終身年金等產品發展,稅制設計應更具匹配性。

如何更好發揮第三支柱作用?面對公眾認知焦慮與參與熱情的波動,第三支柱發展亟須在制度上做出進一步優化。一是強化稅收透明模型。可統一公布“稅收生命周期模擬器”,幫助用戶了解“節稅—增長—納稅”的全流程。同時,平臺層面必須增加稅收提示,避免“繳費階段過度樂觀,領取階段被動驚訝”。二是探索分段或按收益征稅機制。未來可考慮本金部分免稅、收益部分征稅;或者根據賬戶持有年限進行“收益遞減征稅”設計,以體現長持激勵,比如持有超10年、收益部分按1%~2%計稅。三是建立“低收入人群稅收替代補貼機制”。對于不繳稅或繳稅較少的群體,稅延激勵基本無效,可考慮“稅收影子賬戶﹢財政配比激勵”的機制,使低收入者也能獲得相當于節稅的支持。

個人養老金制度作為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的制度性起點,正在從“制度建設”走向“公眾理解”階段。3%的統一稅率,是一項理性、審慎、務實的過渡設計,旨在鼓勵長期積累,同時降低行政成本與合規風險。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仍處于起步階段,理解與改進需要齊頭并進。政策不能只看“宏觀激勵邏輯”,也要看“用戶心理感受”。未來要真正構建起有廣度、有深度、有黏性的第三支柱體系,必須在稅收政策、產品供給、賬戶透明、權益保護等方面持續優化,才能真正實現“個人參與、社會受益、制度可持續”的養老愿景。

(作者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

編輯:李楠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天中文字幕色逼网 | 亚洲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日本中出中文在线视频 |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