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救活一棵樹 再聚精氣神
——四川綿陽安州區政協積極助力古樹搶救保護
在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雎水鎮楓香村,有一棵歷經兩百五十載風雨的楓香古樹,如飽經滄桑的歷史長者,靜靜佇立。它用一圈圈年輪,鐫刻著村莊的興衰榮辱,承載著村民們濃濃的鄉愁。然而,歲月的侵蝕讓這棵古樹日漸衰弱,蟲蛀的樹干與貧瘠的土壤,仿佛在訴說著它的無奈與落寞。
望著日漸衰敗的古樹,楓香村村民們心急如焚卻又束手無策。古樹的每況愈下,不僅牽動著村民的心,也引起了雎水鎮政協聯絡組的高度關注。
2024年,聯系該村的多名區政協委員在得知該情況后,立即前往現場勘察,與村干部、老黨員、村民代表座談,仔細了解古樹生長情況,收集村民意見建議。委員們發現,除了樹體本身的病蟲害和土壤問題,古樹周邊環境雜亂,缺乏有效管理和保護措施,也是加速其衰敗的原因之一。
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委員們通過多次“小微協商”,提出了許多具體建議:邀請林業專家制定科學方案,立即對古樹進行專業搶救性復壯;將古樹保護與村莊環境整治相結合,規劃一個以古樹為核心的小型公園;融入文化元素,讓古樹成為講好楓香村故事、傳承鄉愁記憶的載體;利用村集體閑置土地,結合古樹的生長空間,打造一個既能保護古樹又能服務村民的公共空間……這些意見建議被整理成了《關于搶救保護楓香村古楓香樹并規劃建設古樹公園的建議》的提案,會后,交予雎水鎮黨委、政府進行辦理。
“這棵古樹不僅是自然的瑰寶,更是楓香村的文化根脈?!碧岚敢鹆随傸h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隨后,鎮里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聘請了專業的古樹保護團隊,對古樹進行了全面的“體檢”,并實施了白蟻防治、病蟲害治理、樹洞修補、土壤改良等系列復壯措施。
與此同時,公園建設也緊鑼密鼓地展開。然而,公園建設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針對問題,一直關注著工程進度的委員們主動參與了進來——與施工團隊多次協商,確保古樹生態不被破壞的情況下,將周邊的地形也統一重整;為破解資金方面的問題,委員們積極呼吁,幫助相關部門爭取到了上級部門的專項補助……經過一系列的調研、協商、提案、落實,凝聚了政協、政府、村民的合力,為古樹公園的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圍繞古樹而建的景觀公園內,曾經荒蕪的土地已綠意盎然,生態休憩座椅、宣教科普長廊和古樹標志石景等設施讓曾經孤獨的古樹,擁有了一個充滿生機的綠色空間。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重獲新生的喜悅。
古樹公園的落成,也為當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據統計,公園開放以來,周末和節假日的游客量平均每天可達100-200人,節假日高峰時甚至超過400人。這些游客的到來,直接帶動了當地農家樂、民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戶均年增收可達1萬元以上。
“古樹公園的建成,不僅是古樹保護的里程碑,更是雎水鎮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一個生動實踐?!眳^政協主席任曉軍表示,通過古樹公園的建設,不僅改變了村莊的面貌,為村民增收拓寬了渠道,更重要的是喚醒了村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了村民主動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這股精氣神,才是鄉村振興最寶貴的財富!”
(本報記者 韓冬 通訊員 冉忻鷺 羅敬楊)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