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地方政協 正商量 提案摘編

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如何破解生源減少難題?

2025年07月25日 09:24  |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2024年末,寧夏常住人口首次零增長,人口總量出現重大拐點。如何應對人口變化趨勢,促進自治區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召開專題協商會議,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目前,寧夏老齡化、少子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三大趨勢明顯,未來常住人口可能呈現負增長趨勢,對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新挑戰。根據估算,隨著學齡人口變化,寧夏初中、高中、高校將于2029年、2032年、2035年依次達峰,招生規模將呈現“先增后減”態勢。“到2030年,按錄取率85%測算,高一學位缺口2.4萬個,累計學位缺口6.88萬個(其中銀川市學位缺額3.06萬個,相當于10所60個班規模的高中)。”自治區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加快發展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時,要為即將到來的生源減少做好準備。”自治區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趙利寧建議,一方面要加快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資源的增量布局,以滿足中短期的學齡人口求學需要。同時,要特別注意學校之間的學科集約發展和特色發展,避免學科專業重復建設和同質化“內卷式”惡性競爭,提前做好應對未來普通高等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生源激烈競爭和部分學校關閉的新形勢。

對于生源減少的潛在風險,自治區政協委員、寧夏大學副校長趙曉佳建議結合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需求和產業布局,詳細列出未來寧夏亟須發展的重點學科專業領域,如新能源、新材料、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以及與自治區“六新六特六優﹢N”產業體系建設緊密相關的特色專業,明確各高校在這些重點學科專業領域的布局和發展目標,避免高校在學科專業建設上的盲目性和同質化競爭,提高高等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自治區政協委員、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開放大學)教學督導室督導員張敏認為,當前,寧夏教育發展面臨深刻的結構性變化,呈現兩大關鍵趨勢。一是學齡人口快速減少,部分學校可能面臨生源不足問題;二是高等教育畢業生規模持續擴大,對就業市場和社會服務提出更高要求。面對“生源減”與“畢業生增”的雙向壓力,產業升級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緊密的教育類型,必須率先優化資源配置結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適應性。

為此,她建議,強化頂層設計與動態調整,優化布局結構。基于未來5至10年學齡人口數據和產業發展規劃,動態調整職業院校布局和規模。同時,推動新建或擴建職業本科院校優先向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銀川經開區、重點縣域產業園區等區域布局,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本報記者 范文杰)


編輯:董雨吉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永码永久在线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中文字幕 | 亚洲夜夜性夜综合久久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