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寧波北侖區政協——
守護“車輪上的生命線”“原來只在大型商場等公共地方看到AED,現在,不僅能在集卡車上看到,還能在各個堆場倉庫看到AED,對于我們司機師傅來說,真的是一個福音。”
“有了這個救命神器,尤其是在防汛期間,碰到意外事故,更能救一命。”
近日,“車輪上的生命線”應急救護體系建設民生議事堂活動在寧波市北侖霞浦物流工業社區舉行。
除了在“車輪上”配置AED移動守護,防汛防災減災應急網絡也向寧波全域物流樞紐縱深延伸。寧波堆場倉儲協會38家會員企業積極響應,在各企業倉庫、門崗、堆場等集卡司機主要出入場所安裝58臺AED,構筑起固定節點的防汛安全屏障。其中,4家企業升級打造“車輪上的生命線”紅十字救護站,集AED、急救箱、擔架及宣教功能于一體,成為區域急救能力提升的示范點。寧波市道路集裝箱運輸行業工會聯合會捐贈500份急救包、北侖區紅十字會提供76箱消毒濕巾,集卡運輸、堆場倉儲等流動及固定的生命線上的防災減災應急救護體系日趨完善。
“4月份,守護‘車輪上的生命線’首次活動啟動,我的車上免費安裝了一臺AED,還有急救包,說實話,我很震撼,也很感動,總覺得自己無形中多了一份保障。”集卡司機代表朱瑞申說,“5月21日的時候,出車回家的路上,我和同伴用車上的急救包救助路邊一名受傷的師傅。能第一時間救助與救護司機師傅讓我很開心。”在愛心企業的支持與響應下,這條流動的“車輪上的生命線”繼續擴大。11臺AED帶著11位司機師傅的責任與擔當共同接力守護著防汛期間的防災減災應急救護體系。
服務好集卡司機這一群體就是在護航物流鏈、暢通供應鏈。多年來,在北侖區政協的指導下,委員會客廳聚焦集卡司機新就業群體,建言創新集卡司機“全周期”服務管理模式。針對汛期可能引起的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區政協開展協商議事,將協商主題鎖定“車輪上的生命線”防災減災應急救護體系建立,通過融合聯動、聯建協商,讓集卡司機的“愁心事”變“安心事”。
協商議事中,周浩慈委員建議,防災減災保障體系不能被區域所限制,尤其是汛期的防災減災應急救護體系構建,值得社會所有人的關注。史佩強委員建議,防災減災應急救護體系要與120急救體系一鍵聯動。李娟委員呼吁集卡司機能夠“司機幫助司機”,建立AED培訓結對幫扶機制,完善AED后期常態化的培訓體系,構筑“車輪上”的防災減災救護生命線。
(通訊員 徐丹丹 記者 鮑蔓華)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