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福建省政協——
眾“智”成城織密汛期“數字堤壩”今年第6號臺風“韋帕”雖已漸行漸遠,但受其外圍影響,福建省中南部偏南氣流、北部偏東氣流加強,水汽和能量的輸送也更加強烈,多地大雨滂沱的“臺風氛圍感”依然濃厚。
監測預警、調度支持、安全保障、信息化管理……如何以數字利器助力“千庫聯調”?在這一輪暴雨洪水防御中,全省多地防汛調度專家通過福建數字孿生防汛平臺,為多座大型水庫的精準調度、安全度汛提供了重要決策支持。
“防汛‘一盤棋’,氣象服務是‘先手’。”不久前,福建省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專家學者,深入省氣象局開展專題調研,委員們在參觀智能網格預報系統時不禁感慨道。
之后,省政協委員們深入福建孿生防汛平臺的設計建設單位——福建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數字水利設計研究所一探究竟。
數字孿生防汛系統出現在委員們的眼前,它將全省所有河流水系,3565個水庫,1萬多個水文、山洪、雨水情監測站的實時數據都匯集在屏幕中的地圖上。點擊每個水庫節點,當地實時雨情、水情、歷史洪水與調度方案等信息一目了然。
“科學調度水庫,一直是防汛中的重大考驗。”在委員們看來,防汛問題復雜多變,關系到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大局。要以數字技術持續賦能,強化預報、預警、響應一體化管理,特別是進一步結合GIS、AR、數字孿生等技術,實現各類防汛信息一張圖管理,以“智”感知,把脈水位第一手信息,織密織牢汛期“數字堤壩”,保障人民群眾安全。
近年來,隨著“數字孿生水利”建設的開啟,全省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提升防汛智慧化水平,建設“兩全三算四預八聯動”的數字孿生防汛(千庫聯調)系統,在傳統調度與專家經驗基礎上,水庫調度數字化程度得到拓展提升。如今,這已是一個跨層級、跨區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基于海量數據、高度復雜集成的大系統。
“在立體特征明顯、海陸差異顯著的福建,希望進一步提升城市防洪防澇智慧化水平,全面建立‘天、空、地、網’一體化立體監測和預報預警體系,創新打造‘應急保障場景化管理’模式,提升防汛防臺風應急保障主動防御與高效處置能力,以提前做出預判、疏導人員避免損失。”委員們如是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底,該系統將更加優化,最終實現全省洪水防御“庫堤閘站聯動,上下游干支流聯動,城內(防澇)城外過洪聯動”,水資源調配“補水過洪聯動,放蓄水聯動,防汛抗旱聯動,發電供水聯動”,水工程管理“已建在建聯動”。
(記者 王惠兵)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