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遼寧省營口市政協建言更高水平更高標準自貿區建設
“政”能量助力“雙高”再破題今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的意見》,對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工作作出系統部署。近日,遼寧省營口市政協召開“建設更高水平、更高標準自由貿易試驗區”專題協商會。市政協課題組成員與市政府、自貿區營口管委會及發改、科技、財政等14個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共繪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營口片區高質量發展藍圖。
課題組建議,壓實自貿區企業的主體責任和部門的監管責任,落實反壟斷審查、金融審慎監管、出口管制、網絡安全審查等責任,強化關鍵領域、核心技術、重要基礎設施的安全保障;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優化法治服務,健全國際商事仲裁、調解機制,平等保護各類企業產權和自主經營權;拓寬“數字技術+產業升級+金融科技”發展路徑,設立數字自貿創新基金,建設數字創新實驗室等基礎服務平臺,引進第三方營銷機構,形成“賦政、賦企、賦學、賦民”的數字化賦能覆蓋網絡;主動加強同沈陽、大連等周邊自貿區、綜保區、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等合作,依托海關、規劃研究機構等開展課題研究,探索同國際空港、海港、陸港等自貿區一體化、協同發展……
針對主動對接RCEP規則不足的問題,杜俊宜委員建議,要充分激發經營主體活力,破解瓶頸、打通堵點、激活全局、提升效能,實現高端要素高效集聚,推動全產業鏈創新。張雙委員認為,跨境電商發展要完善平臺功能,擴大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
針對制度創新關鍵突破不多的問題,崔宏雨委員建議,要聚焦創新發展,構建以龍頭企業為“鏈主”的產業鏈圖譜,完善汽車保修、報警設備、環保新材料等外貿產業鏈,解決好產業鏈“卡脖子”問題。
委員們還對強化生產要素保障,吸引集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來營創業等提出了具體建議。
“這些協商成果將成為厚植發展優勢、賦能全面振興新突破的重要支撐。”副市長王正剛對委員們的意見建議給予充分肯定。
市政協主席李紅莉表示,要釋放自貿區標志性、引領性制度創新效能,讓505項制度創新成果和339項創新案例的政策優勢,轉化為營口市振興發展的強勁動能。“推動在更高水平、更高標準上,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各類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政協責無旁貸。”(通訊員 李飛 記者 王金晶)
編輯:實習生 徐曉會(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