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訪談 地方政協 正商量 提案摘編

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把綠水青山變成“富民資本”

——湖南省政協聚焦民族地區生態資源轉化開展調研協商

2025年07月29日 16:24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湖南懷化靖州縣通過林下種植、茯苓多糖精深加工與碳匯交易結合,帶動2.3萬名農戶年均增收3.8萬元;

張家界桑植縣與農夫山泉共同構建“水+N”產業生態系統,年產值可達20億元,帶動周邊上千名居民就業增收;

湘西州“錳三角”地區推進礦業整治和生態修復,年產值保持120億元;

永州江永縣打造“香柚+文旅+電商”融合體,年綜合產值突破25億元;

……

在湖南民族地區,生態資源轉化為富民資本的實踐探索,正在成為越來越多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月23日至24日,湖南省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在懷化市開展“同心共筑中國夢 助力民族地區發展”行動,召開“加強我省民族地區生態資源轉化 推動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座談會,共商民族地區生態資源轉化大計。

湖南省民族地區地處武陵山、雪峰山腹地,是長江中游重要水源涵養區,推動民族地區生態資源轉化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意義重大。省政協將“加強我省民族地區生態資源轉化 推動特色產業融合發展”確定為2025年度重點協商課題,由省政協民宗委承辦。2月至7月,省政協副主席虢正貴帶隊在省內外開展實地調研,張家界、永州、懷化、湘西4個市州同步開展相關調研。

座談會上,省政協民宗委和懷化市政協圍繞相關課題分享調研成果。省政協少數民族界委員與省直相關部門、部分市縣政協負責人以及專家學者等圍繞主題開展協商交流、集中研討。

“部分農產品區域品牌省外知曉率不足”“茶葉加工廠中僅少部分實現全程機械化”“‘門票經濟’依賴較深”……針對問題,省政協調研組建議,實施品牌強基戰略,建立“地理標志+企業品牌”雙軌體系,推動民族地區茶葉、果蔬、中藥材進入歐盟、粵港澳市場。強化科技推廣應用,優化“產學研用”協同機制。加速發展現代特色產業體系,通過創新產品供給、延伸產業鏈條、深化跨界融合,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提高產品附加值,推動民族地區生態資源與文旅、農業、體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湘西、懷化等少數民族聚集區的森林資源轉化利用已成為打通民族地區‘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核心路徑。”湖南省林業科學院研究員顏學武提出,在民族地區開展產權制度創新,試點“碳匯權屬分置”,推廣“林地信托”模式。

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燦姣建議,構建民族醫藥知識譜系。支持懷化中藥材林下種植、湘西州依托“雙帶”優勢建設生物醫藥原料基地,形成“科研+種植+加工”產業鏈。實施“百名苗瑤侗醫搶救計劃”,對苗瑤侗醫的診療經驗進行數字化記錄。

省政協委員、湖南補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鑫汶提出,推動民族地區出臺中藥材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管理辦法。對民族地區企業和合作社購置符合GMP標準的精深加工核心設備給予購置補貼和稅收減免,降低技術升級門檻。推動國家“藥食同源”目錄向更多安全有效的民族特色藥材開放,為產業開辟廣闊的大健康市場空間。

“建議推動民族地區重大產業、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納入‘十五五’規劃”“打造大湘西地區旅游聯盟”……與會人員從不同角度建言獻策,為民族地區“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注入新活力。

“民族地區不是發展的‘洼地’,而是新質生產力蓄勢騰飛的‘高地’。”虢正貴表示,要聚焦關鍵瓶頸,推動民族地區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激活生產要素、做強特色產業,扎實推進各民族共同富裕。要發揮政協優勢,做好“四個凝聚”工作,更好履行協商議政職能,持續助力民族地區生態資源轉化和特色產業融合發展,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劉洋 王雙)

編輯:實習生 徐曉會(輔導老師:李敏杰)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香蕉 | 亚洲精品在看在线观看高清91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9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大全寸在线看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