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八十二載金融為舟,以僑為橋:
集友銀行以行動書寫高質量發展答卷人民政協網7月30日電 1943年,愛國僑領陳嘉庚在抗戰烽火中倡辦了集友銀行。從福建永安出發,扎根香港發展,歷經世紀風雨,集友銀行不僅架起了僑胞與祖國的資金橋梁,更以“以行養校、以行助鄉”的初心,開創了華僑金融的先河。今年是集友銀行成立82周年。成立82年來,該行從戰時疏通僑匯的“金融生命線”,到新時代
烽火鑄魂:架起海內外報國金融橋
1943年10月1日,集友銀行創辦者們為“謀集美學校永久經濟基礎”“聯合僑商返國投資,助長祖國復興事業”,在福建永安發起創辦一家以興邦助學為主要目的的銀行,用南洋僑胞的捐款澆筑抗戰后盾與教育基石,將僑匯化作前線彈藥與集美學村的磚瓦,可以說是切中了時代的脈搏。
圖:1943年10月1日,集友銀行在福建永安成立
“以確立華僑資金與祖國建設事業聯系合作之初基”的宗旨,在此刻淬煉成鋼。集友銀行在東興、柳州、泉州等“僑匯出入的孔道”,疏通資金“毛細血管”。在這段烽火歲月中,集友銀行鍛造出鼓勵僑資內移、便利僑胞匯兌、扶助工業發展、支持教育公益的鮮亮底色。
1947年,集友銀行在香港開業,依托廈門和香港的兩大分支,逐漸形成聯通閩港、內外聯動的新格局。集友銀行憑借地緣優勢,溝通僑匯,扶助僑胞生產事業,架起連接海外僑資和內地建設的“金融橋”。香港是窗口,內地是根基,生動詮釋了兩地的戰略協同。
圖:1950年,集友銀行位于香港中環雪廠街10號舊址
改革春風:以金融力量支持國家建設
1986年,廈門經濟特區的機械轟鳴聲此起彼伏。集友銀行積極參與香港與內地的經貿往來,支持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廈門設立了集友銀行廈門分行,香港金融業的先進經驗跨越閩山閩水,在廈門經濟特區的熱土生根發芽。
引進香港的“進出口貿易結算”“外匯貸款”“樓宇按揭”業務,讓集友銀行成為特區金融改革先鋒。不僅在廈門,集友銀行在福建參與多筆內地基建項目及銀團貸款,承擔IPO承包商及主收票行,支持水口水電站、福建龍巖火電廠等實業發展。對集友銀行來說,投身家鄉建設,正是踐行“以行助鄉”的創行初心。
圖:集友銀行與水口水電站項目貸款簽約儀式
聚焦福建“僑鄉”特色,集友銀行在2022年設立閩港中心,為香港百萬閩籍鄉親提供一站式金融支持。2023年,集友銀行在成立80周年之際,成立跨境業務與華僑金融部,整合華僑資源搭建跨境投融資平臺,加強閩資閩企、香港福建社團以及僑務社團戰略合作,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同時,通過集友銀行福州分行、廈門分行深化本地布局,助力福建產業升級與實體經濟發展。
依托深港“雙城雙平臺”優勢,集友銀行以深圳分行這一改革開放前沿支點,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2020年,開設集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DIE(合格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打通境內外資本循環通道,彰顯僑資銀行服務國家戰略、賦能新時代改革開放的使命擔當。
時代脈搏:書寫“華僑金融+”特色金融
新時代華僑金融,是團結海內外華僑華人共圓民族復興之夢的交響。作為廈門國際銀行的附屬機構之一,集友銀行在集團“華僑金融”戰略引領下,憑借“跨境+跨界”“商行+投行”的全牌照優勢,奏響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僑胞僑眷、僑商僑企提供集友特色的差異化服務。截至2025年6月,集友銀行華僑客戶數達7萬戶,華僑金融業務量超過人民幣550億元。
通過“華僑金融+數字金融”融合,集友銀行以數字化轉型為抓手,實現官網、手機銀行APP、網上銀行等煥新升級,打造更高效、智能的金融服務;通過“華僑金融+普惠金融”融合,提供快捷的匯款結算服務,減費讓利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破解僑胞、僑企融資難題;通過“華僑金融+養老金融”融合,完善適老服務體系,創新養老財富管理產品;通過“華僑金融+綠色金融”融合,業內首創“集友閩港ESG指數”“華僑閩企ESG指數”,創新綠色貸款及可持續金融產品,推動華僑經濟與低碳發展協同共進;通過“華僑金融+科技金融”融合,聚焦高新技術企業與專精特新領域,助力僑商僑企布局前沿產業。
集友銀行全面深化與海外同業的金融合作,為“走出去”“引進來”搭建跨境金融服務平臺。2025年3月,在香港舉辦“寰宇同心·金融共榮”海外代理行慶祝活動,與來自歐洲、美洲、亞洲15家國際知名金融機構共話全球金融合作新藍圖。
精神永續:嘉庚基因的時代煥新
成立82年來,“嘉庚精神”已成為集友銀行的精神坐標,在香港中環集友銀行歷史文化館中,“誠毅”二字高懸,象征著陳嘉庚“忠、公、誠、毅、闖”的深刻內涵;《陳嘉庚與集友銀行》一書更是入選香港教育局的“歷史科電子閱讀獎勵計劃”,鼓勵香港學生從閱讀中學習歷史,學習華人華僑的愛國情懷。
據了解,自成立以來,集友銀行先后投入支持教育事業的股息及紅利超過29億港元,多年來堅持以獎助學金的形式獎勵和資助上萬名師生和貧困學生。通過創辦集友陳嘉庚教育基金、陳嘉庚基金聯誼會,舉辦四屆國際中學生嘉庚知識競賽、聯合香港教育界赴閩組織開展研學及交流考察活動、組織推動“嘉庚號”海洋科考船訪港等活動弘揚嘉庚精神,向香港教育機構捐贈、贊助醫療機構及扶貧濟困,集友銀行連續十年獲認可為“商界展關懷”企業,為民生福祉及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集友溫度”。
集友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是廈門國際銀行成立40周年,作為廈門國際銀行集團成員,集友銀行將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繼續秉承“植根香港、聯系華僑、服務社會”的經營理念,踐行陳嘉庚先生“以行養校,以行助鄉”的創行宗旨,在新時代傳承和弘揚“嘉庚精神”,依托廈門國際銀行三地機構聯動優勢,發揮跨境金融和華僑金融優勢,打造一家業務有特色、銀行有口碑、員工有活力的精品銀行,為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貢獻更大力量。(崔呂萍)
編輯:張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