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不但有人管,還要高效管
——福建漳州龍海區政協建言農村幸福院品質提升
“我天天來這兒打包飯菜,一頓兩葷兩素,算下來還不到6塊錢。”在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石埠村,每天上午11點剛過,67歲的村民劉阿婆便會準時到村里的幸福食堂,“我和老伴再也不用為一日三餐犯愁了,這可真是幫我們解決了大問題!”
一日三餐,四季煙火。如何讓更多老年人在自家門口安享“老有所養”的幸福生活?近日,龍海區政協召開“聚焦‘四助’‘五型’模式,加快農村幸福院建設”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區委書記葉毓與委員面對面協商交流,氣氛熱烈。
近年來,龍海區注重改革創新,堅持以農村老年人現實需求為導向,有效整合資源,探索創新農村幸福院運營管理新模式,實現老年人“吃飯不用自己煮、衣服不用自己洗、醫療保障在身邊、幸福生活每一天”的美好愿景。
“有人管事”是農村幸福院建設與良好運營的核心基礎,邱英才委員結合調研中所見所得,建議職校、開放大學開設養老服務專業,探索訂單式培養模式,滿足農村養老服務的人才需求。同時,加強對現有人員的專業培訓,提高其專業水平和服務能力,構建一支專業、負責、有愛心的管理隊伍。
“目前,大多數農村幸福院僅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確實缺乏專業醫療支持。”吳瑞明委員接過“話茬”,建議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專業醫護人員,加大對農村幸福院醫療設施設備的投入力度,讓農村老人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便捷、高效的醫養結合服務。
“老人戴上智能健康檢測設備后,能實時監測健康數據和緊急情況自動報警,大大降低了風險。”林建龍委員描述了智慧養老的美好場景。他提出,普及智能健康檢測設備、遠程會診系統等基礎設施,探索“互聯網﹢醫療健康”模式,在線為患者遠程診斷、開方,為農村老人構筑“數字安全網”。
在認真聽取發言后,葉毓充分肯定了本次協商會議選題準、建言實。他提出,近年來,區政協政治立場堅定堅決,服務大局善作善謀,履職盡責提質提效,為服務區域發展大局貢獻了堅實的政協力量。
“農村幸福院建設是民生大事,事關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和福祉。”區政協主席洪海濤表示,區政協委員要帶頭站位民生,帶頭獻計出力,助推農村幸福院建設提升從“此刻的行動”轉化為“長期的堅守”。
(記者 王惠兵)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