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協商會上感受創業“脈搏”
四川內江市政協委員為青年創業支招
本報訊(記者 韓冬 通訊員 李億偉)“啟動資金、市場拓展、風險防控,像三座大山壓得我們喘不過氣!”近日,在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科技孵化器的共享辦公區里,一場由內江市政協組織召開的“小微協商會”正在熱烈舉行。一位青年創客的直言不諱,瞬間引發了共鳴。
7月初,中共內江市委八屆十次全會作出了建設全齡友好型社會的決議,并提出“加快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圍繞這一中心工作,市政協以“全面落實青年創業企業支持政策”為題,組織相關界別委員深入青年創業一線,傾聽最真實的“急難愁盼”,現場尋良方。
“流量變現難,市場拓展是最大挑戰。”與“內江身邊事”團隊的接觸,讓委員們真切觸摸到青春夢想的溫度與現實的挑戰。“政策像‘寶藏’,但地圖在哪兒?”“技術人才‘引不來、留不住’最頭疼!”……市政協社法民宗委主任連莉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政策信息分散”“融資門檻高”“人才留不住”等核心痛點。
在青年創業者們的工位旁,一場“小微協商會”就地舉行。青年代表拋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初創企業如何拿到貸款優惠和政府獎補?青年創業者經驗尚淺、認知待提升,該如何改進?初創企業的信用修復工作要注意什么?
“這個問題我來回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詳細解釋了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流程。“稅費減免的關鍵在于備案環節,歡迎企業運用‘12366’平臺學法用法。”市稅務局負責人現場演示思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則承諾當好“用地保姆”,加強土地政策解讀與宣傳……相關部門的現場回應和政策解讀,讓政策條文在對話中變得可觸可感。
委員們聚焦關鍵環節,主動貢獻了專業智慧:市政協委員、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封武建議,打造全市統一“青年創業政策包”推介平臺,打通信息孤島,并支招活用工會“送培入企”“甜城工匠學院”及技能競賽資源。市政協委員、市婦聯副主席黃敏呼吁,發揮工青婦等群團“黏合劑”作用,架設企業互助橋梁,持續推進工會會費返還等“真金白銀”支持,并強化人才“蓄水池”建設。市政協委員、市人保財險總經理彭宏現場推介專為青年定制的“小微安全保”“人才創業險”等產品。市政協委員、市人壽保險總經理王鈺則著眼根基,建議青年深耕“甜城”沃土,擦亮“白烏魚”“天冬”等“內江名片”,以特色產業和標桿龍頭引領中小微企業成長……
“這次協商讓我們‘零距離’感知了創業脈搏,建議很有‘靶向性’。”率隊調研的市政協副主席劉國春表示,這場“小而美、美而精”的協商會,如同駛向創業一線的“直通車”,不僅傾聽了青年心聲,更匯聚了破題智慧,必將助力內江將“優秀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讓更多創業夢想在甜城沃土生根發芽、拔節生長。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