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福建省政協委員建言——
挖掘數據“富礦” 打造海絲樞紐本報訊(記者 王惠兵)“鼠標一點,就能看到全省的數據。”
入夏時節,福建省政協“營造法治化一流營商環境,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專題調研組深入寧德市政務服務大廳、蕉城區三嶼園區政務服務工作站和福安市行政服務中心等地開展調研,對一端聯系起全省簡政放權、數字福建建設的全局規劃,一端聯系起千行百業營商環境、千家萬戶急難愁盼的“數據最多采一次”政務服務工作印象尤為深刻。
所謂“數據最多采一次”,是指通過優化完善事項、數據和業務流程,以后臺數據共享代替前端數據采集,避免企業、群眾重復填報數據。近年來,福建充分發揮作為數字中國建設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的優勢,創新開展“數據最多采一次”“無證明省份”建設,推動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令委員們欣喜的還有,依托“數據最多采一次”的改革成效,福建已成功實現“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開辦運輸一件事”等13個“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的線上線下表單數據共享免填寫服務,讓共享的數據跑得更快更安全,讓老百姓辦事更方便更高效。
“福建在數據治理上起步良好,已出臺了《福建省大數據發展條例》等相關政策,但確權授權機制有待完善,還需突出‘閩臺融合’等特色,構建高效透明的共享規則體系。”在多位委員看來,數據共享是一個“富礦”,怎樣挖掘、如何用好,是數字時代社會治理必須面對的一道考題。
對此,委員們建議,要持續完善數據確權授權機制,依托省公共數據資源分級開發模式進一步完善三級分置框架,探索公共與個人數據“多方共權”模式;探索適應閩臺數據共享需求的特殊確權授權機制,細化數據權屬界定,激發共享動能;建立數據共享仲裁與“問責制”,多措并舉提高數據共享意愿,形成“政策引導—標準化建設—激勵驅動—試點推廣—安全保障”閉環。
與此同時,福建還在逐步形成“海絲牽引、閩臺融合、山海聯動”具有地域特色的可信數據空間建設核心模式。今年4月,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可信數據空間分論壇”在福州成功舉辦,宣告著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聯盟正式成立。
委員們期待,利用沿海地緣優勢,深化跨境合作機制,進行多領域試點數據共享,暢通數據要素往來通道,打造海絲數據樞紐。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