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激活“科教富礦” 鍛造新質生產力
——天津津南區政協調研產教融合助推產業升級
“三位一體”整合園區職能、“揭榜掛帥”升級金融工具、校企人才“雙向奔赴”……天津市津南區政協聚焦“產教融合賦能新質生產力”課題,組織委員深入海河教育園區、天開高教科創園津南園、津南經開區及相關院校和企業開展專題調研。
“深化產教融合是津南區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區政協委員、科教委主任劉鋒告訴記者,區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產教融合的重要論述,切實增強推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問題導向,將破解制約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問題作為重點,開展深度調研,精準建言獻策,為津南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出謀劃策、凝心聚力。
積極采納政協建議,海河教育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冬凱表示:當前,教育園區、經開區、科創園要繼續解決好政府統籌、部門銜接、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唱好服務企業的樣板戲,海河教育園區管科研、天開津南園做轉化、津南經開區管產業,三個職能整合、一個窗口對外,為企業把方向、開綠燈、排干擾、添動力,著力構建科技創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科創服務生態圈。
在天津高端精密儀器產業園江恒產業集團總部,委員們聽取了負責人關于業務板塊、產業合作模式、產教融合情況的介紹后建議,要以天開津南園為圓心,畫一個“人才+技術+資本+市場”同心圓,努力解決平臺帶動作用不足等問題,促進創新要素聚合與精準匹配水平的提升。
天開津南園精密儀器產教聯合體秘書處單位負責人李明山表示,產教融合這一創新模式,為中小型科技企業突破發展瓶頸提供了全新思路。作為科技創新科創融合的平臺,產業園要虛心聽取委員意見,抓好企業引導服務,促進大企業牽手高校共建產業技術研究院,小微企業“拼團”進創新聯合體——實驗設備共享、驗證場景共用,大幅降低研發成本,為企業鋪平“孵化—加速—產業化”之路。
在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調研組一行在無人機生產制造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實地了解該校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與深度融合方面的顯著成果。區政協委員、南開大學科研部副部長劉波提出,科研院所與頭部企業共建產業學院是校企合作的大方向,要大力推廣這種做大做強產教融合聯合體經驗,打通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孵化的關鍵環節。
區政協委員、天津大學教授紀娜呼吁,政府要牽頭建好動態人才需求模型,企業把課堂搬進車間,學生把畢業論文寫在生產線,真正實現校企之間產業、技術、人才的有效對接。(通訊員 王斌 記者 張原 李寧馨)
編輯:彭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