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地方政協
畫好同心圓 履職譜新篇
——中共深圳市委政協工作會議側記
核心閱讀
中共深圳市委近日召開政協工作會議,為推動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和力量。部分政協參加單位負責同志、政協委員等分享了履職盡責、同頻共振助力政協事業開創新局面的實踐和經驗。
鵬城盛夏,綠蔭濃濃,萬物茂盛,生機盎然。在深圳經濟特區即將迎來建立45周年之際,近日,中共深圳市委召開政協工作會議。
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對廣東、深圳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精神,在新時代新征程繼續把人民政協事業推向前進,為深圳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匯聚強大力量。
當天,市委書記孟凡利,市長覃偉中,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戴運龍,市政協主席林潔出席會議,與眾多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和政協委員共話推動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不斷拓展協商方式和平臺,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建言獻策,著力畫好最大同心圓,積極健全人民政協工作制度機制,為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孟凡利的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他強調,全市各級黨組織要把人民政協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謀劃推進,各級政協黨組要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奮力推動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
如何發揮統戰優勢作用為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添助力、聚合力?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周文軍介紹,市委統戰部嚴把委員入口關,突出政治標準,建立全鏈條協商推薦機制。同時,運用市政協黨外委員信息通報機制,依托深圳“智慧統戰”信息化平臺,加強政協委員服務管理,形成“統戰選優、政協用足、委員做好”的委員主體作用發揮有效路徑。
為了支持黨外政協委員履職擔當。市委統戰部印發實施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任務清單。推動市政府部門與市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等對口聯系工作制度創新發展,為黨外委員知情明政創造更好條件。還支持鼓勵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參與政協專題調研、協商議政、民主監督等活動,近五年提交集體提案396件,推動各黨派團體在政協的履職舞臺作用發揮更加凸顯。
推動區政協深度參與重要課題和重大項目論證,持續完善協商成果的采納、落實和反饋機制,對區政協的調研報告,第一時間進行批轉,對近300條對策建議逐條認真研究;注重發揮區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落實“健康中國”戰略,支持區政協在蛇口街道推進“創建健康街道三年行動計劃”……“讓政協有地位、有分量、有空間、有平臺、有保障、有依靠”是南山區委支持區政協履職盡責的心得。
市政協委員陳巧梅分享了把本職工作心得體驗轉化為履職“源頭活水”的實踐和感悟。
2024年,作為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仲裁中心主任的陳巧梅帶領同事深入河套進行工作調研后,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合作共事能力,與福田區法院等部門建立了知識產權司法仲裁協同機制。同時,發揮政協委員聯系廣泛優勢,邀請了一批知名知識產權專家親臨河套,為深圳知識產權保護及跨境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提供指導。陳巧梅還提議,以河套為樣板,推動深圳“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型開放”。最終該建議形成提案,并被選為2025市政協重點督辦提案,助力河套打造國際一流的創新環境。
“我將不忘初心使命,更好團結界別力量,更加密切聯系群眾,更有效地建言獻策,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圳實踐貢獻光和熱。”陳巧梅說。
編輯: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