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議政>政協動態
厚植宗教中國化的中華文化根基
——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赴甘肅專題調研綜述
調研組在酒泉市肅州區北門清真寺與當地宗教界人士座談
2025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指出,“歷史證明,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是完全正確的,要積極引導宗教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在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進程中,深入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用中華文化浸潤宗教,是新時代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必由之路。7月14日至18日,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調研組圍繞“厚植宗教中國化的中華文化根基”,赴甘肅武威、張掖、酒泉、敦煌開展專題調研,走訪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文博展館,與當地基層干部、宗教界人士、專家學者和信教群眾進行訪談交流,聽取意見建議。
用中華文化浸潤宗教
促進我國宗教健康傳承
自漢代設立“河西四郡”起,河西走廊就逐漸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要道和樞紐,見證了我國各宗教多元并存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公元1247年,藏傳佛教高僧薩迦班智達與蒙古皇子闊端為和平解決西藏問題,曾在這里舉行‘涼州會盟’。”在武威市涼州會盟紀念館,隨著講解員的介紹,看著展廳中同時用藏文和漢語書寫的《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副院長郭莽倉·羅藏宗哲嘉措不禁感嘆:“涼州會盟標志著西藏正式納入中央政府行政管轄,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關鍵節點,更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培育、繼承、發展的歷史見證。”
位于武威的鳩摩羅什寺見證了外來宗教與中華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歷史探索。“公元4世紀,著名高僧鳩摩羅什曾在這里學習漢文、研習中華典籍,翻譯大量佛教經典。”甘肅省政協委員、鳩摩羅什寺住持理方介紹,鳩摩羅什精通漢語和西域多國語言,并十分了解各國文化,因此他所譯佛經意義準確、行文流暢,為后續我國佛教各宗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還是第一次知道,慈悲、世界、覺悟、苦海這些漢語常用詞,都始于鳩摩羅什的翻譯。”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肅南縣第三中學副校長賀穎春建議,要系統學習中華文化核心思想、歷史脈絡及精神特質,總結鳩摩羅什等佛教歷史人物為佛教中國化所做的探索和貢獻,做好佛教教義教規的當代闡釋。
中國傳統神話中的伏羲、女媧,手持規與矩,周圍環繞佛教飛天與道教羽人;道教的神靈和天宇,與佛教的鳩摩羅天、摩醯首羅天同繪一壁……在莫高窟第285窟內,當調研組成員抬頭望向窟頂和四壁,看到中國傳統神話人物、道教神祇與佛教護法神共置一窟的情景時,不禁被西魏時期不同宗教交流融匯的視覺化表達所震撼。
近年來,敦煌研究院運用科技手段打造“數字敦煌”,讓公眾在沉浸式體驗中了解宗教中國化的歷史縱深和文化魅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對此很是贊賞,她認為,“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引導宗教與中華文化深度互融,可探索建設‘宗教中國化案例庫’、編撰‘宗教與中華文明基因圖譜’等,為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提供借鑒和幫助。”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
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不僅要厚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基,還要厚植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根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引導宗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相適應。
“就是在這所福音堂醫院里,高金城以行醫為掩護,先后營救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流散、被俘人員200余人。”在張掖市甘州區福音堂醫院舊址和高金城烈士紀念館,信仰基督教的民主愛國人士高金城為營救紅軍西路軍被俘、流落、失散人員而獻身的光輝事跡,感動了調研組的每一個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世忠建議,“張掖要用好用足紅色文化資源,積極挖掘宗教界愛國故事,激發宗教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在酒泉市肅州區北門清真寺,調研組被這里的中式建筑風格所吸引。“在清真寺建設過程中,特意選用了中國非遺磚雕,上面刻有樂山樂水、歲寒三友、四季同春等傳統文化圖案。”酒泉市伊斯蘭教協會秘書長、北門清真寺教長馬有良指著走廊和墻上的裝飾介紹。
在宣傳展板上,看到北門清真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闡釋《古蘭經》和圣訓內容,調研組給予了高度評價。“以這樣的方式闡釋伊斯蘭教教義教規,更容易讓信教群眾理解和接受。”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楊冠軍表示,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重點是要積極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
基督教張掖堂位于張掖市城區南二環路與杏林南街交叉口,2013年因城市道路擴建,異地重建至現址。在聽取堂點負責人關于持續規范教務管理、依法開展宗教活動等情況介紹后,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陳宗榮提到,“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依法創新宗教活動場所管理,在弘揚中華文化的同時,融入法治觀念和現代管理方式。”
在敦煌市雷音寺,看到寺院建筑整體年代較新,但處處紅墻青瓦、飛檐斗拱引起了調研組的興趣。“如今的雷音寺是依據莫高窟西方極樂世界壁畫內容復建,遵循古建營造技術流程,主要殿堂建筑全是唐式榫卯結構。”敦煌市佛教協會會長、雷音寺方丈道證介紹,雷音寺故址在莫高窟,上世紀90年代遷到現址,在新建過程中非常注重融入中華文化元素。
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法學研究所所長馬東平表示,只有中國化了的宗教才能在中國生存、傳承,各宗教中國化的過程中需要在政教關系、思想融通、具象化符號表達等方面不斷調試。
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 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不斷增進“五個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
調研過程中,無論是融合了印度犍陀羅藝術風格與中原“褒衣博帶”審美的武威天梯山石窟,還是既符合西夏“尚東”傳統、又融入漢地寺院中軸線對稱布局的張掖大佛寺,抑或是從儒道修行場所逐漸轉變為佛教石窟的張掖馬蹄寺……都讓調研組對于厚植中華文化根基在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進程中的重要意義有了諸多思考。
陳宗榮建議,“在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進程中,要把厚植宗教中國化的中華文化根基作為關鍵舉措,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歷史擔當,系統謀劃、精準施策、持續用力。運用‘兩個結合’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斷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著力構建中國自主的宗教學知識體系。”
“要弘揚‘和’‘合’精神、挖掘倫理道德精髓、強化‘家國情懷’認同。”全國政協常委、吉林省政協副主席李龍熙建議,要深化對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理解,推動宗教經典教義的中國化闡釋,促進宗教禮儀習俗等表達形式與中華文化融合,使中華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全國政協機關紀檢監察組原組長戴均良表示,要進一步深化中華文化對我國各宗教的浸潤,可以統籌組織編寫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相關教材、讀本,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文化融入其中,推動我國宗教更好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相適應。
調研組成員都十分關注宗教人才培養。大家認為,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離不開具有良好中華文化素養的宗教教職人員隊伍,要加強宗教教職人員培養,特別是重視不斷提升基層宗教教職人員的整體素質,真正發揮他們在引導宗教同中華文化相融合、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一路行來,河西走廊上宗教與中華文化相交融的歷史與實踐,為厚植宗教中國化的中華文化根基提供了鮮活經驗。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把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到系統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的具體實踐中,厚植宗教中國化的中華文化根基,是一項固本培元的基礎工程,需要各有關方面持續努力、久久為功。(文/圖 本報記者 奚冬琪)
編輯:實習生 徐曉會(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