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主席論壇
立足一線寫好履職答卷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政協“下沉”一線做好履職文章,出臺《關于“泗事好商量”平臺建設實施意見》,為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增添動能。
講政治、強學習,提升委員服務基層治理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常態化開展委員讀書、理論學習和政治培訓,更好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能力本領,轉化為高水平履職盡責的工作實踐。”重視學習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是一以貫之的重要任務,泗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定期下沉走訪委員,探索提高委員參與協商活動積極性的有效方式。針對委員集中反映的“民主協商方面培訓少”“協商能力不足”等問題,大興學習之風,不斷提高政協委員協商能力。
全覆蓋理論武裝。堅持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引領,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機關黨組會議、黨支部學習會議、委員培訓等多層次、全配套、相銜接的學習制度體系,實現對政協委員政治理論學習全覆蓋。
多形式增強效果。既通過集體學習、研討交流、專題黨課等方式開展學習,又適時選派政協委員參加上級政協組織的培訓班。此外,指導政協委員充分利用手機客戶端、微信群“每日一學”“學習強國”等平臺加強自學,努力提升學習效果。
全方位服務管理。全面落實“委員入委”“界別入委”制度,以專委會為抓手,每季度開展1次“雙聯”(縣政協黨組成員聯系界別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制度)學習培訓,每半年開展1次“雙聯”走訪活動。
強化委員履職管理,試行委員履職考核制度,力促委員高質量完成“委員作業”。試行常委履職點評制度。堅持正向激勵,每年評比表彰一批履職先進委員,對履職成績靠后委員及時約談提醒,委員履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顯著提升。
延觸角、全覆蓋,拓展“下沉式”協商平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落實中共中央關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決策部署,加強政協協商同其他協商形式的協同配合,助力完善協商民主體系。”泗縣政協推動委員零距離服務各界群眾,積極“走出去”、努力“沉下去”、深入“融進去”,在實踐中探索打造常態化履職載體,不斷做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工作。
布好點,構建“為民服務網。”通過委員走訪、社情民意征集、“泗事好商量·碼上議”等路徑,開通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直通車,廣泛收集群眾需求,及時組織集中研判,引導委員主動認領,“量身”定制服務項目,形成需求與服務無縫銜接、精準對接的為民服務網。
搭平臺,打造“六事”工作機制。創新開展政協協商“點事、定事、議事、決事、辦事、評事”“六事”工作機制,形成規范化、制度化、閉環式流程。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著眼實際議急事、深入基層化難事、面向群眾干實事。
聚共識,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堅持在協商中出辦法、出共識、出感情、出團結。建立委員信息員隊伍,每月至少走訪一個村(社區),詳細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立足群眾和企業實際需求,組織委員中執業律師成立“法律服務團”,有計劃開展法律宣講、咨詢服務,幫助企業找出經營管理上的法律“痛點”,打通群眾依法維權的“堵點”。
重協調、促解決,提升“下沉式”協商效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多做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的工作,當好黨的政策宣傳者、群眾利益維護者、社會和諧促進者。”泗縣政協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明確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工作任務、保障措施,有效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壯大議事主體,營造商量氛圍。將推動“泗事好商量”品牌建設列為本屆政協工作重點,廣泛動員主席會議成員、政協常委、委員“進網入格”,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田間地頭、居民院落、園區工地等生產生活一線,帶上工作臺賬,及時了解群眾的所需所盼,梳理反映最強烈、最急需的問題,實現服務群眾無空白,敞開大門聽民聲。
拓寬議事選題,提升商量能力。以我縣相關社區為試點,以點帶面,搭建“泗事好商量”平臺載體。在協商內容上,主動對接黨政中心工作,聚焦促進民生改善,通過黨政點題、政協委員薦題、基層群眾出題、社會公開征集等方式確定協商議題。在協商方式上,采取“會場﹢現場”“固定﹢移動”等形式。在協商質量上,堅持“不調研不協商”,邀請相關部門現場介紹情況、對相關意見建議進行回應。
抓好成果落實,提升商量質效。政協專委辦建立并及時更新微協商臺賬,每月跟蹤督促,探索協商議事成果落實反饋機制,保證協商成果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讓“泗事好商量”成為“商量成好事”。
(作者朱德華系安徽省宿州市泗縣政協主席)
編輯:實習生 李軍(輔導老師: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