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多黨合作>九三學社
同心八十載 同吟一首歌
——慶祝九三學社創建80周年活動側記
慶祝九三學社創建80周年文藝匯演上,各地九三學社社員用歌舞、音樂劇、朗誦等藝術形式,表達幾代“九三人”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行、向新逐夢的心聲。 偉南 攝
當抗戰的硝煙化作勝利的曙光,1945年一群胸懷“愛國、民主、科學”精神的知識分子,開始以“九三”之名書寫多黨合作歷史的重要一頁。
80年來,九三學社與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休戚與共,從一個不足百人的學術性政團,發展為擁有近23萬名社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成為多黨合作政治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九三學社作為中國共產黨久經考驗的親密友黨和通力合作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不愧為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偉大飛躍的一支重要力量,不愧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支重要力量。”
2025年8月19日,慶祝九三學社創建8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同心、傳承、擔當,出現在中共中央的賀詞中,出現在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的賀詞中,也出現在新老九三學社社員的發言中。
8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引和幫助下,一代又一代“九三人”薪火相傳、接續奮斗,積極投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建立新中國、建設新中國、探索改革路、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共同寫就80年九三學社的光榮歷史。
同心
“80年間,九三學社不斷成長進步,形成了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從一個不足百人的學術性政團,發展為擁有近23萬名社員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成為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回顧了九三學社命名之由來,以及在抗日戰爭勝利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進入新時代的80年不凡歷程。
無論是面對“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抉擇時九三學社站在中國共產黨一邊的堅定選擇,還是中共中央發布“五一”口號后九三學社的積極響應;無論是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中重大問題的協商,圍繞經濟建設中心任務,就教育體制改革、中年知識分子作用發揮、三峽工程建設等重大課題深入調查研究,為推進改革和建設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還是進入新時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參政履職……無論歷史還是當下,九三學社始終堅守合作初心,同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奮發進取。
202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黨外人士座談并共迎新春時強調,希望各民主黨派把多黨合作所長與中心大局所需結合起來。自那時起,以“黨派所長”服務“國家所需”,也成為九三學社的履職關鍵詞。會上,武維華總結了近年來九三學社的履職實踐:
發揮黨派所長,圍繞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聚焦科技發展和自主創新領域的重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調研議政;
發揮黨派所長,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投入脫貧攻堅和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專項民主監督工作,持續開展對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草原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深入調研;
發揮黨派所長,面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整合利用優勢資源,研究拓展服務內涵,助力鄉村振興,服務科技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九地合作”“同心樹人”“亮康行動”“九三學社中央院士專家科普行”“九三學社院士工作站”等社會服務品牌越做越扎實……
80年歷史,就是九三學社始終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奮發進取的歷程。
傳承
“80年間,以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陳芳允、程開甲和王選、黃昆、師昌緒、謝家麟等為代表的九三學社科學家,在國家重大創新領域頑強拼搏、孜孜以求,一代又一代‘九三人’始終堅守合作初心、牢記時代使命,薪火相傳、接續奮斗,共同寫就了九三學社的光榮歷史。”
九三學社歷史靠一代代“九三人”寫就。愛國民主科學的傳統在這些“九三人”的精神基因里,也在他們行與思的日常里。
慶祝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入社40年的80歲社員褚君浩講述自己與九三學社共同成長的故事。
加入九三學社前,他曾問學校黨委書記:“加入九三學社是離共產黨近了還是遠了?”書記回答:“當然是近了。”
是近了。褚君浩的父親,是華東師范大學的一位九三學社社員;他的導師,我國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湯定元先生,也是九三學社社員。早在入社前,在他做科研工作起步之時,就深受九三學社影響,“常常從身邊‘九三’前輩身上感受到愛國民主科學的光芒。”
入社后,他在導師的鼓勵下,積極破解測量碲鎘汞紅外本征光吸收光譜這一“世界級”難題,并積極推動組織和參加九三學社各類活動,在更大平臺上建言發聲,為國家發展、民生改善發揮積極作用。2024年以來,他還因為科普工作“出圈”,為更多人所認識和了解。
會上,九三學社青年社員代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李先鋒也以“三個傳承”,分享了他對九三學社精神的理解與踐行:“傳承‘投身科學、報國為民’的初心使命,傳承‘實事求是、勤奮探索’的科學精神,傳承‘參政議政、勤勉履職’的政治情懷。我將努力把個人才華融入社組織的集體智慧,始終保持對國家的忠誠與熱愛,對科學的敬畏與追求、對創新的執著與堅持,努力為九三精神寫下新的時代注腳。”
一代代“九三人”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行動,書寫和詮釋了九三學社因何而聚、為何而生,也感召滋養著一代代“九三人”接續前行。
80年歷史,就是九三學社社員將愛國民主科學精神代代傳承的歷程。
擔當
“在新征程上,九三學社將始終與中國共產黨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奮力前行。”
九三學社80年奮斗歷程中蘊含的道理、積累的經驗在大會上被一一總結: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始終與黨同心同向同行;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必須堅持弘揚愛國民主科學精神,最大限度凝聚團結奮斗的力量;必須堅持胸懷“國之大者”,積極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人才強社、固本培元,努力建設高水平高素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80年歷史,就是九三學社總結過往面向未來的歷程。
觀往知來,察勢知遠。武維華說,對歷史的最好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
“80年來,我們的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沿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康莊大道昂首奮進,九三學社無比堅定、無比自信。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賡續優良傳統,凝聚奮進力量,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九三學社新貢獻,書寫九三學社新榮光。”
慶祝大會后,九三學社各級組織和部分社員還以文藝表演形式,回顧九三學社創建80年的光輝歷程,鼓舞廣大社員逐夢新篇。在場社員紛紛表達感動和信心。
慶祝是為了更好地出發。慶祝大會最后,以全體與會代表高歌《歌唱祖國》收尾,“九三人”發自心底的吟唱縈繞會場。(記者 修菁 通訊員 王卓)
編輯:彭子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