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最新資訊

徐光耀:百年人生 一路“鑿真”

2025年08月27日 06:36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石家莊8月26日電 題:徐光耀:百年人生 一路“鑿真”

新華社記者王文華、蘇凱洋

《小兵張嘎》作者徐光耀是抗戰老兵,這位百歲老人仍堅持書寫,他常寫的兩個字是“鑿真”。他說:“我覺得辦事就是在石頭里面刨、鑿,肯鑿、較真,我這一生占了這個便宜。”

今年8月20日,徐光耀文學創作80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徐光耀之子徐丹談到,父親最顯著的文學成就無疑是在抗戰文學領域。“在文學路上,父親一直牢記作家的責任和擔當,堅持為人民創作。‘鑿真’一直是我最欽佩父親的一點,也是父親傳承給我以及我們全家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1938年7月,13歲的徐光耀參加八路軍。他說:“抗戰爆發后,我的家鄉河北雄縣一帶各種勢力并起,之所以選擇八路軍,是因為他們紀律嚴明、戰斗力強。”參軍前徐光耀只讀過四年初小,談及能夠成為著名作家的原因,他認為:“第一是黨的培養,提高了我的政治水平,使我加強了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分析能力,使我認識了我們存在的前途和意義。第二是我辦事比較認真,比較負責任。我喜歡文學,我就在文學上‘鑿真’。”

百年人生,徐光耀一路“鑿真”,他是寫故事的人,也是有故事的人。

他是作家,身經百戰的作家。

“我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最殘酷、最艱難、最危險的是在抗日戰爭。”徐光耀說,最危險時,他曾與死亡擦肩而過。一個伏擊戰中,他在道溝里想抬頭看看,被敵狙擊手瞄準,下意識歪頭救了他一命。“我覺得眼前一亮,右肩膀一動,子彈把我的棉襖打了個窟窿,棉花都‘蹦’出來了。”

抗戰時期,徐光耀跟隨部隊堅守冀中,親歷大小戰斗上百起。每到一處,他總要想方設法找一些書來讀,慢慢地可以寫一些日記、家書乃至戰地通訊了。1944年10月,徐光耀給家里寫信:“爹!您耐心的等著吧!勝利的日子就快來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時候才是咱們團圓的時候!”

今年,徐光耀將這封珍藏了80多年的信,捐獻給中國人民大學家書博物館。他說:“這封信,紙已發黃,字跡稚拙,內容簡略,但它既飽含了我作為人子的孝道親情,更有我作為一位戰士保家衛國的決心。”

他是戰士,筆耕不輟的戰士。

徐光耀走進文學“戰場”并非偶然,一次暗夜行軍途中,有位戰友和他約定:不管哪個先死,后死的一定要為他寫篇悼文,以寄托友誼和哀思。可真到了戰爭結束時,徐光耀一想,“需要寫文悼念以光大其事的人,得有多少啊。真是成千帶萬,指不勝屈”。

“后來,我走上了文學道路,寫抗戰題材,我是把它當作一種使命和責任的。”徐光耀說,“素養不高,筆力不夠,能做一分是一分,但是義不容辭必須要做。”

怎樣有益于寫作,徐光耀就怎樣做。丁玲指導他要深入生活、要艱苦,“一時寫不出東西來不可怕,可怕的是永遠寫不好”。1953年7月,徐光耀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回到故鄉雄縣昝崗區任副書記,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我一定要經歷這個農村發展的重要階段。我軍戰士絕大部分是農民,我要是不懂農村和農民,我也不會懂真正的戰士。”徐光耀說。

徐光耀在文學路上孜孜以求,持續“鑿真”。

1941年開始寫日記,2015年十卷本《徐光耀日記》出版發行;1961年小說《小兵張嘎》發表,1963年同名電影公映;1999年,寫成紀實文學作品《昨夜西風凋碧樹》,后獲得第二屆魯迅文學獎;2024年,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

徐光耀說,他很懷念戰爭年代在部隊時的組織生活,一個禮拜開一次生活會,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我想,就是這種自我革命、不斷‘鑿真’的精神,讓我從一個小學生成長為一位作家。”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有人問徐光耀想對犧牲的戰友說什么。他說:“你們是最純粹的人,最高尚的人,最勇敢的人。你們的熱血沒有白流,你們熱血的顏色,永遠飄揚在我們的國旗上。”


編輯:賈元昌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 | 日本在线视频一二三区 | 亚洲成年在线影院 | 中文字幕亚州欧美日韩 | 色窝窝在线手机视频免费 | 亚洲精品夜夜夜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