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公開透明將成公益“新常態”
原標題:中基透明指數2014排行榜發布 公開透明將成公益“新常態”
據基金會中心網統計,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國基金會數量已超過4200家,年捐贈收入約380億元,公益支出約310億元。1月13日,基金會中心網在北京發布“中基透明指數2014排行榜”。榜單顯示,我國基金會行業的公開透明度有較大提升。
中基透明指數(FTI)是一套綜合指標、權重、信息披露渠道、完整度等參數,以排行榜單為呈現形式的基金會透明標準評價系統。自2012年開始上線以來,中基透明指數(FTI)科學客觀地詮釋了“透明度”的涵義,樹立了行業可量化的透明度標準。
整體透明度大幅提升
隨著公益慈善事業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基金會信息透明工作越來越得到了各地民政部門和基金會的大力重視。中基透明指數(FTI)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基金會行業整體透明度得分為49.45分,較2012年同期提升了14.06分。
與此同時,中基透明指數(FTI)滿分基金會數量也從2012年同期的17家增長到目前的96家,其中中國扶貧基金會等15家基金會連續三年保持滿分并且排名全國第一。
“需要申明的是,基金會的透明指數得到滿分,并不一定就意味著這個基金會的公開透明已經完美無缺了,而是在中基透明指數(FTI)所考量的40多項標準中,都達到了要求。”清華大學廉政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在發布現場詳細解讀榜單時說。
在基金會合規率的方面,中基透明指數(FTI)榜單顯示也有了長足的提升。截至2014年12月31日,基金會信息公開合規率從2012年度同期的37%達到目前的77%,增長了一倍多。此外,基金會財務信息披露率也從兩年前同期的65%提升至目前的87%。
但值得關注的是,據基金會中心網統計,目前全國仍有33家基金會中基透明指數(FTI)得分不足1分,基本處于失聯狀態。“有些基金會在指標體系中只披露了地址,甚至有5家基金會沒有公開基金會地址,沒有聯系方式,無任何信息披露,得分為0。”程文浩表示:“這很不應該。”
互聯網成為慈善信息公開首選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基金會選擇通過網絡渠道信息公開。中基透明指數(FTI)榜單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1637家基金會擁有官方網站,基金會官網覆蓋率較之前有明顯增長。
“三年來,基金會不但官網覆蓋率有明顯增加,網站的建設也逐漸完善和規范,不少基金會網站的披露欄目建設都明顯大幅提升。”程文浩說。
由于網絡的便捷和大容量等特性,基金會善款流向信息完整度正逐年提高,由2012年度的79%提升到目前的93%。
從披露項目信息的基金會數量來看,項目信息公開完整度也在逐步提升,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有2890家基金會公開了上一年度的項目執行信息,公開率較2012年提升了13%。
有意思的是,中基透明指數(FTI)榜單顯示,如果按照省級行政區劃所轄基金會透明度平均分排名,浙江、上海、北京的基金會透明度名列前茅,其中浙江省蟬聯第一,透明度最高。而同為經濟發達地區的江蘇、廣東基金會透明度則相對較低。
基金會將會越來越透明
基金會行業整體透明度得分大幅度提升,既得益于一系列國家政策的規范和鼓勵,也在于基金會行業的自律助力公信力建設。
程文浩舉例說,雅安地震發生后,為了促進基金會捐款流向更加透明,基金會中心網與多家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基金會4·20救災行動自律聯盟”。自律聯盟成員的主動信息公開,贏得了社會的關注與信任,42家自律聯盟成員最終獲得的社會捐贈總額,占到了參與雅安地震賑災募捐的219家基金會的76%以上。
“這再次表明基金會的透明度與其所接受的捐贈額具有正面的相關性,因此,在這樣一種現狀下,基金會將會越來越透明。”程文浩說:“我們相信,未來基金會公開透明將成為公益行業的‘新常態’。”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公益 新常態 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