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民政部:地名文化建設要“望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
新華網北京5月28日電(記者 黃小希)民政部副部長宮蒲光28日表示,要抓好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要求,進一步做好“鄉愁”這篇地名文化建設文章,深入開展“大洋古怪重”等地名亂象整治。
宮蒲光是在28日舉行的全國地名文化建設研討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指出,歷史地名往往有著非常厚重的文化積淀,承載著優秀的文化基因。要構筑《地名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名錄》制度,建立地名文化遺產數據庫,健全地名文化評價標準體系,深入推進“千年古縣”等地名文化遺產認定工作,使地名文化遺產得到分類、分級和分層保護。
此前,宮蒲光曾歷數我國一些地名暴露出的“大洋古怪重”亂象。他直言,有些地名動不動就是廣場、商城,但實際上廣場不廣,商城也就是一個小鋪面。在“洋”方面,一些地方熱衷于改老地名,起一些洋氣點的地名。這些“洋”地名不僅讓群眾看著一頭霧水,也割斷了地名文脈,不利于傳承民族文化。一些地名喜歡仿古,好像越古越有文化。有些地名則很古怪,比如,土橋和八公里路兩個合并后叫“土八路”。重名方面,很多城市都有這種現象,一個城市里“新村路”就有6條。
“地名記錄著人類的歷史、民族的融合、環境的變化、社會的發展。地名文化內涵豐富,源遠流長,既是國家的重要歷史遺產,也是五千年中華文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宮蒲光說。
在會議上,宮蒲光同時指出,要堅持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并重。既要在推進地名標準化的過程中做好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堅持“地名要保持相對穩定”的原則,慎重更名,又要通過有效措施,深入挖掘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文化內容,提高新生地名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保證中國特色地名文化健康發展。
編輯:羅韋
關鍵詞:地名 文化建設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