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文藝創作要有時代的氣質風骨

2015年07月13日 18:30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題:文藝創作要有時代的氣質風骨

  新華社記者孫麗萍、吳振東

  “唧唧復唧唧,木蘭吃燒雞”。近日,一位喜劇演員在衛視某檔節目中表演了惡搞版《木蘭從軍》,將中國古代聰慧、孝順、剛毅的巾幗英雄,演繹成貪吃、不孝、胸無大志、戀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節目播出后,引發眾多觀眾和網友不滿。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其至忠至孝、大智大勇的行為,為人們久久傳頌。而惡搞節目為搏人一樂,無底線丑化花木蘭的形象,不僅對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孝道、忠勇缺乏敬重,且容易對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觀眾形成誤導。

  無獨有偶,近年來諸多經典文學作品和文化名人都難逃被惡搞的命運。如面對一系列“惡搞”,有的文化學者就發出了“惡搞文化也不能不敬畏歷史,不能沒有精神之光”的呼吁。

  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再開發、再創作,賦予其更多現代內涵,從而更好地向青年人傳播、向世界傳播,應當予以鼓勵。但這樣的再開發、再創作絕不是沒有底線的隨意發揮,更不能墮入“愚樂陷阱”,否則作品也不會獲得群眾認可,不會具有長久生命力,甚至會引起人們的強烈反感和批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管窺美國文化工業,即使在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動畫大片《花木蘭》中,花木蘭也不是一個精神上潰不成軍的“傻大妞”。恰恰相反,創作者讓花木蘭變成了一個面對挑戰不斷成長和自我完善的美少女,在全球獲得了票房和口碑雙豐收。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優秀的文藝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單純感官娛樂不等于精神快樂。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

  一個時代的文藝創作需要有一個時代的氣質風骨,一個時代的高度與水準。對于文藝創作者來說,不妨對優秀傳統文化多一份敬畏之心,潛心學習了解傳統文化精髓,認認真真地從生活中吸取文藝創作的素材和靈感,踏踏實實地為人民創作更多有價值、有精彩、有回味的文藝作品。(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文藝創作 時代 氣質 風骨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亚洲无线码字幕乱码 | 五月综合国产婷婷 | 茄子国产成版人视频在线观看 |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 | 最新亚洲第一AV在线 |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