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銳評

“舌尖上的地鐵”這個真不該有

2014年05月23日 10:37 | 來源:京華時報
分享到: 

  地鐵內該不該禁止飲食,這本不該成為問題的問題,在國內卻是具有爭議性的熱門話題。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軌道交通運營安全條例草案,市人大城建環(huán)保委員會建議,應在草案中增加禁止飲食等條款。這又一次引起了人們對地鐵禁食問題的關注。

  地鐵內禁食,是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且不說在地鐵里吃榴蓮、臭豆腐會是什么情形,就是捧碗方便面、熱干面,或者拿杯咖啡、牛奶、豆汁,也可能影響到他人,讓人大呼吃不消。就此而言,地鐵禁食也是城市文明之所趨,理應成為多數人的共識。

  國內有些地方為何沒有推行地鐵禁食規(guī)定?說起來似乎不無悖論。反對地鐵禁食的民意,其實是基于個人自利原則,不愿受公共規(guī)則約束,但抱有類似想法的人多了,也就結成一股民意。相關部門也并非不懂得地鐵禁食的必要性,只不過這更多關乎公共利益,且不會直接侵害部門利益,因此干脆順水推舟,以減少管理上的麻煩。這實際上是一種懶政思維。

  這樣做,既不利于照顧多數人的利益,也無助于城市文明的培養(yǎng)與提升。國外有些城市沒有作出明文規(guī)定,并不意味著鼓勵在地鐵內飲食,而是相信民眾會自覺遵守地鐵文明。在國內,反對地鐵禁食,卻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些為一己便利而反對禁食的人,將不得不忍受一個“舌尖上的地鐵”。也許他覺得在地鐵吃包子沒事,其他人卻難說不會端起炒肝大快朵頤。

  地鐵內禁食,應明文列入相關安全條例。基于“國情”,這么說有三層意思:一是,地鐵禁食既不該成為立法空白,也不應作為倡導性規(guī)則,而應落實為法律明文規(guī)定,以培養(yǎng)公民自覺性;二是,規(guī)定還應輔之以強制性處罰手段,如這次市人大城建環(huán)保委員會所建議的,對違規(guī)者處以1000元以內罰款,這樣才能真正形成約束力;三是,在落實層面,對地鐵禁食的范圍應規(guī)定得越細越好,以便民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就北京地鐵的擁擠現狀來看,把地鐵禁食納入相關安全條例,也是現實所需。有人在地鐵里吃吃喝喝,就難免有人抱怨阻止,若是法無明文,則易產生矛盾糾紛,甚至發(fā)生類似于武漢地鐵里上演的“熱干面扣頭”等場景。其結果,不僅公共秩序蕩然無存,城市文明讓人堪憂,個人出行舒適度更無從談起。

  因此,相關部門應當直面問題,積極回應公眾利益訴求,而不能因為在地鐵里吃東西沒有直接威脅公共安全,或者在執(zhí)行、處罰上存在困難,就采取回避態(tài)度。特約評論員顧昀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地鐵 禁食 舌尖上的地鐵 真不該 相關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思思热在线视频日本一区 | 日本午夜天堂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网最新在线 |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视频一 | 中文字幕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AⅤ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