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爭鳴
避免“不耐心”是醫患關系潤滑劑
原標題:劉建國:避免“不耐心”是醫患關系潤滑劑
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優質護理、改善護理服務的通知,要求持續改善護理服務態度,杜絕態度不熱情、解釋沒耐心、服務不到位等現象。(3月18日 《京華時報》)
近年來,醫患矛盾一直都是矚目焦點,暴力沖突事件也常常發生,醫患關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冰點”。針對醫患矛盾,很多專家和學者也提出了不少建議,而公安部也曾強調要嚴厲打擊傷害醫護人員的違法犯罪行為,但并沒有從根本上緩解醫患矛盾。
對于醫患矛盾而言,更多的人將矛盾的發生歸因于醫療體制存在痼疾,似乎無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今,國家衛計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的通知,表面上來看是強加給護士們的責任,其實也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潤滑劑。雖然,該通知的發布,并不會對解決醫患矛盾產生釜底抽薪的效果,但卻在一定程度能夠起到緩沖作用。
現實中,部分醫患沖突的發生,其實正是在于醫患雙方在細微之處存在誤解,缺乏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氣氛。雖然,近年來醫療改革領域,通過提高診療費用、推進醫藥分離、大力發展社區醫院等方式,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但是,囿于醫療體制的“先天不足”,患者往往將醫院當成盈利機構,認為醫院唯利是圖,加劇了患者的不信任感。基于這種現實,對于本就表情冷漠、服務不周到的醫護人員,一些患者和家屬自然會心生不滿,進而讓矛盾不斷升級。
應該說,緩解醫患矛盾,減少醫患沖突,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于修復醫患關系裂痕,重塑兩個群體之間的信任關系。然而,信任關系的構建,正是需要從點滴做起,從小事開始,讓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作為護士,處于醫療服務的前沿陣地,通過她們的一舉一動,必然會讓患者對醫院產生心理評價。假如,護士們都能避免“不耐心”,盡力做到周到、體貼,就會在患者心中留下較好的印象,自然會減少矛盾和沖突。
在醫療服務過程中,一副冷冰冰的面孔,肯定不如一副熱心腸。如果,每個護士在對待患者時,都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患者和家屬就會感到更多的暖意和溫情。對患者們而言,情感層面的鼓勵、心理方面的寬慰,其產生的療效可能并不比手術、藥品作用小。面對醫療矛盾和沖突,一方面要打擊暴力行為,另一方面要想辦法重建醫患雙方的信任關系,通過“耐心”換來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編輯:水靈
關鍵詞:不耐心 醫患關系 潤滑劑 醫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