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羅富和寧夏考察三北防護林生態屏障建設工作
希望積極推進林業改革,嘗試探索協議保護等機制,創新運作模式
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來寧考察三北防護林生態屏障建設工作
6月14日至15日,由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任組長,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國家林業局原局長賈治邦為副組長的調研組,來寧就三北防護林生態屏障建設工作進行專題考察調研。自治區副主席屈冬玉、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張守志陪同考察調研,并參加座談會。
6月15日,調研組一行先后深入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鹽池縣城北樟子松防護林基地等地進行實地考察。在浩瀚的毛烏素沙漠西南緣,白芨灘自然保護區廣大職工用心血和汗水筑就了一道綠色生態屏障,實現了沙漠后退20公里的奇跡;在鹽池縣城北,一棵棵樟子松行對行,忠誠地扎根在大地上,放眼望去,滿目蒼翠。調研中,羅富和與治沙英雄王有德親切交談,向英雄傾盡心血治沙播綠的壯舉深表敬佩,并詳細了解保護區“五位一體”防沙治沙模式、治沙隊伍建設、鹽池城北防護林總體規劃、防護林建設產業化發展等情況,他一路看一路詢問,聽取在當前生態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座談會上,屈冬玉匯報了我區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36年來的主要工作成效及新形勢下面臨的問題,調研組專家紛紛提出對策和建議。羅富和說,三北防護林工程在國家生態建設中是一個里程碑式的偉大工程,這項工程規劃建設期限為73年,目前已時間過半,在13個省、區、市廣大干部群眾的努力下,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寧夏高度重視三北防護林生態屏障建設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科技支撐、全社會參與的良好格局,在防沙治沙、生態修復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同時,通過產業帶動,邊治沙、邊致富,使三北防護林工程成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有力推動了寧夏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羅富和說,三北防護林工程在今后的生態建設中將會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面對新形勢、新變化,希望寧夏進一步總結36年來的經驗和成就,以便其他省區借鑒和推廣。要積極推進林業改革,嘗試探索協議保護等機制,創新運作模式,從而最廣泛地吸引企業、群眾等社會各界力量積極投身防護林建設;同時加大科技支撐力度,努力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為構筑祖國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更大貢獻,也為建設美麗中國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建設 三北防護林 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