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修訂加工貿易目錄 新“國16條”出手穩(wěn)外貿
以服務貿易促貨物貿易發(fā)展
在外貿形勢復雜嚴峻之時,國務院會出招“穩(wěn)外貿”。
今年前4個月,外貿進出口止跌微升。“在發(fā)達經濟體緩慢復蘇,新興經濟體增長動力趨弱的背景下,我們對全年外貿形勢不敢掉以輕心。”沈丹陽說。
在這種形勢下,新“國16條”出臺的新一輪穩(wěn)外貿一攬子政策,不僅包括原有的進一步完善貿易便利化、財稅、金融政策,還首次提到了“支持服務貿易發(fā)展”。
支持服務貿易發(fā)展是新 “國16條”的第三條措施:“充分利用現有專項資金政策,加大對服務貿易發(fā)展的支持。逐步擴大服務進口。結合‘營改增’改革范圍的擴大,對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鼓勵服務出口。鼓勵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業(yè)務范圍內加大對服務貿易扶持力度,支持服務貿易重點項目建設。建立和完善與服務貿易特點相適應的口岸通關管理模式。”
“中國貨物貿易出口大而不強的局面怎么改變,重要的出路之一就是提升中國服務。”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姚堅在5月5日回答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說。
營銷網絡不健全、品牌不夠強被認為是中國貨物出口的短板。“我們是制造業(yè)大國,但是我們的營銷網絡相當滯后。”姚堅舉例道,中國向西方和非洲出口的假發(fā),出口價是60、70美元,但到美國或者非洲市場后就翻十倍,變成600、700美元,“這背后就是營銷的問題”。“如果說我們過去二三十年是以勞動密集型的消費品出口為主的話,下一步走向貿易強國,大量的將是資本品的出口。”姚堅說,“李克強總理在歐洲推薦的高鐵、電站都需要金融服務的支持,它的背后也是服務。我們成為貿易大國了,我們的貿易摩擦大量增加,貿易摩擦的應對需要大量的專業(yè)服務、會計服務、律師服務等等,背后也需要中國服務的支撐。”
姚堅說,與中國商品出口有關的生產性服務業(yè)發(fā)展對中國由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而言至關重要。
編輯:羅韋
關鍵詞:貿易 加工 工貿 外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