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文件>理論頭條理論頭條
為實現中國夢增添助力 凝聚合力
以人為本,積極維護群眾利益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人民政協以人民性為基本屬性,履行職能靠的是各界人士的有序參與,發揮作用為的是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政協應把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堅持群眾路線,以人民群眾利益為重、以人民群眾期盼為念,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堅持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切實做到政為民所議,言為民所建,策為民所獻,力為民所出,推動健全依法維權和化解糾紛機制,推動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機制、利益表達機制、協商溝通機制、救濟救助機制,推動暢通群眾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法律渠道。近幾年來,江蘇省政協把促進保障改善民生作為參政議政的重要內容,圍繞物價穩定、食品安全、醫療衛生、就業社保、教育均衡等民生問題,深入開展專題調研和協商議政活動,促使有關政策的出臺更好地兼顧各方利益,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于民,真正做到人民政協為人民。
協調關系,積極化解社會矛盾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教育、就業、社會保障、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也較多。但這些社會矛盾多屬于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人民內部矛盾,解決這些矛盾和問題,主要還是靠協調。如果不重視協調,不善于協調,不能及時有效地加以協調,就會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政協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團結各界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重要實現形式,在協調關系、化解矛盾、釋疑解惑、理順情緒中具有獨特優勢。充分發揮代表性強、聯系面廣、包容性大的優勢,積極宣傳改革發展的大政方針,引導所聯系群眾支持和參與改革發展,正確對待新形勢下改革發展帶來的利益格局調整,自覺服從改革大局,協助黨委、政府多做穩人心、得人心、暖人心、聚人心的好事實事,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減少不和諧因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統一戰線內部結構變化,深入研究更好發揮政協界別作用的思路和辦法,提高聯系群眾能力,創新群眾工作方法,暢通和拓寬各界群眾的利益訴求表達渠道,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
繼承創新,營造良好文化環境
文化是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春風雨露。沒有先進文化就沒有社會和諧穩定的思想根基,也就沒有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的追求。無論是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還是人與人的團結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靈和諧,都離不開文化的滋潤、支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崇尚和諧、追求和諧,提倡“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強調“天時、地利、人和”,至今仍具積極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中國的今天是從中國的昨天和前天發展而來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政協是推進文化繁榮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深入挖掘整理、繼承弘揚傳統文化中有關和諧的重要思想,倡導和諧文化理念,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政協主席)
編輯:付鵬
關鍵詞:政協 人民政協 江蘇省政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