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中國將駛入“二孩時代” 計生公共服務等能跟上嗎
這個國家將駛入“二孩時代”。一頭連著整個民族繁衍生息的未來,一頭連著每個家庭量入為出的生計,從放開二孩到生育二孩,還需要國家釋放更多政策紅利,為更多人給出篤定的回答。
全面兩孩,你準備好了嗎?
十八屆五中全會“全面放開兩孩”,一陣歡欣鼓舞過后,大家靜靜地想了想,這不是夫妻倆人的事——怎么生好、養好孩子,與生殖健康、婦幼保健、入托入學等許多相關行業與部門密不可分。
那么,要生“老二”,家庭準備、公共服務、計生工作都能跟上嗎?婦女權益能得到更好地保障嗎?
“二寶”來了,家里人都準備好了嗎?
“自己年齡大了,年邁的父母也需要照顧,再要一個誰來照顧?”江西上饒市信州區70后市民繆慧只有一個孩子,一直盼著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但真正放開了又很糾結。
她的第一個孩子已經上初中,現在開始備孕,過兩年大的讀高中,小的才出生。繆慧說:“高中正是學習緊張的階段,再生一個孩子,大家都會分心,這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而西安市70后婦女楊雪說:“西安已經有人算出來養二胎要63萬元,但我主要考慮的不是錢,而是像我這樣的年齡,生孩子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有影響嗎?還能不能生出高質量的孩子?真的害怕缺陷兒出生幾率高啊!”
陜西省衛計委主任戴征社分析認為,孩子今后撫養和教育成本不斷增加、女性擔心自身的工作和事業發展受到影響、優質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的不足,這些都導致不少家庭做出生育決定時猶豫不決。
各地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一年多來,生育熱情沒有出現預期中的井噴現象。陜西省于2014年3月1日正式啟動這項實施,截至2015年9月底,全省共受理單獨夫婦申請19680對,審核批準19152對,出生人數9005例,平均每個月申請1055對,沒有出現扎堆生育的現象。
多數研究認為,生育意愿與生育行為的背離是不爭的事實。山東威海市符合政策的家庭中,有70%明確表示愿意生育二孩,但實際申請量不足6%。鄭州市金水區大石橋社區,符合政策61%的人表示想生二孩,但實際申請不足25%。
從全國來看,2014年因新政出生的人口僅為47萬,遠低于每年新增200萬的預期。而國家衛計委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5月底,全國1100多萬單獨夫妻僅有145萬申請再生育。
信州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辦公室主任江鐵山說,傳統的“兒孫滿堂”“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念在淡化,絕大多數人的生育數量意愿是一至兩個子女,三到四人的家庭將成為主要的家庭模式。
2014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組織開展了“中國家庭發展追蹤調查”,在對全國31個省份3萬多個家庭的調查結果顯示,計劃生育家庭總體發展水平明顯高于非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健康管理、代際互動等方面。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全面二孩 公共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