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闊步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和中央軍委推進強軍興軍紀實
歷史長河波瀾壯闊,沖波逆折處更顯雄偉壯麗。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3年,在人民軍隊89年輝煌歷程中意義非同尋常——
這3年,宏圖繪就。習主席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鮮明提出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
這3年,開新圖強。從制定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到深入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從抓整頓、抓備戰、抓改革、抓規劃,到確立更加注重聚焦實戰、創新驅動、體系建設、集約高效、軍民融合的軍隊建設發展戰略指導……習主席統領三軍開啟強軍興軍新征程。
這3年,砥礪奮進。全軍和武警部隊廣大官兵牢記習主席囑托,勠力同心、銳意進取,重整行裝、革弊鼎新,沿著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闊步前行。
強軍目標,偉大夢想凝聚力量
“我們一定要時刻以黨和人民為念,以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為念,以國防和軍隊建設為念,夙夜在公,恪盡職守,全力做好工作,決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決不辜負全軍廣大官兵的期望。”
2012年11月15日,黨的十八大剛剛閉幕,習主席主持召開新一屆軍委班子第一次常務會議,擲地有聲的宣示,彰顯黨的領袖、軍隊統帥勵精圖治的歷史擔當和決心意志。
歷史翻開新的一頁,機遇和挑戰同時擺在面前。
現在,我們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所未有地具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和信心——這是習主席對當代中國所處歷史方位的科學判斷。
我們越發展壯大,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越大,面臨的外部風險就會越多。這是我國由大向強發展進程中無法回避的挑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繞不過的門檻——這是習主席對前進道路上艱難曲折的清醒洞察。
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和平發展就沒有保障。現在,雖然維護國家安全的手段和選擇增多了,我們可以靈活運用、縱橫捭闔,但千萬不能忘記,軍事手段始終是保底的手段——這是習主席對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局的深邃思考。
把握今天的發展坐標,標定明天的前進方向。
2012年12月上旬,習主席主持中央軍委全面工作后第一次視察基層部隊發表重要講話:“前不久,我參觀了《復興之路》展覽,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我想說,這個偉大的夢想,就是強國夢,對于軍隊來講,也是強軍夢。”
年底,軍隊一次重要會議上,習主席對強軍夢進一步作出深刻闡述:“我們要牢記聽黨指揮這個強軍之魂,能打仗、打勝仗這個強軍之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這個強軍之基,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推動軍隊現代化建設跨越式發展,努力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
目光,穿越歷史風云。思緒,牽系千秋大計。從“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再到“堅決聽黨指揮是強軍之魂,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習主席一系列重要論述,勾勒出謀劃強軍之策的清晰軌跡。
冬去春來。2013年3月11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習主席鮮明提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言簡意賅的12個字,寄寓著黨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體現了堅持根本建軍原則、軍隊根本職能、特有政治優勢的高度統一,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在一脈相承中實現了又一次與時俱進——
這是我們黨建軍治軍的不懈追求。“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著名論斷的提出,井岡山第一支工農紅軍的創建,新中國成立后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探索……黨領導人民軍隊的歷程,體現出建設強大軍隊的決心抱負。
這是實現中國夢的力量支撐。社會主義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5000多年的文明古國……沖破艱難險阻,實現民族復興,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有一個大的發展。
這是強軍興軍的方向引領。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尖銳復雜,軍事斗爭準備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任務艱巨繁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時不我待……面對變化和挑戰,強軍目標明確了加強軍隊建設的聚焦點和著力點,舉起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總綱。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習近平主席 中央軍委 強軍興軍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