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文件>民主監督民主監督
民主監督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大有可為
政協民主監督可以更好推動司法公正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壞作用。司法公正直接影響到法律權威和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服,只有得到民眾信仰的法治,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因此,司法公正不僅是司法本身的目標和要求,也是依法治國的目標和要求。
目前,我國主要通過審判公開原則、人民陪審員制度和人民監督員制度等形式實現人民群眾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公開審判原則是我國三大訴訟法共同規定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世界各國共同遵循的一項重要原則。一般來說,公開審判有兩層含義:一是允許普通公民到場旁聽;二是允許新聞媒體到場旁聽與采訪。當然,對于部分涉及公民隱私、國家秘密或是商業秘密的案件,依法可不公開審判。通過公開審判,人民群眾可以對整個庭審過程進行旁聽,法官的整個司法活動將暴露在群眾雪亮的眼睛之下,可以有效防止“人情案、金錢案、關系案”等案件的發生,督促法官秉公執法,促進司法公正。
政協民主監督與一般公民個人監督又有所不同,公民個人盡管享有法律所賦予的監督權,但個人的力量比較薄弱。政協民主監督相對于公民個人而言更有影響力和參與能力,能夠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在進一步構筑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杜絕暗箱操作當中,發揮更為有力的監督作用。一是有利于促進司法機關進一步樹立公正意識,大力推進“陽光司法”,規范司法活動,加強監督制約,提高司法能力,著力保障司法公正。同時進一步增強司法部門主動接受民主監督的意識,不斷改進自身工作,使民主監督成為促進審判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使自覺接受民主監督成為每位法治工作者的執法理念。二是有利于促進司法機關進一步增強群眾理念。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法治已如陽光、水和空氣一樣,誰也離不開。當然,面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面對人民群眾的熱切期待,法治建設還存在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在立法、執法、司法等各個環節直面法治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回應人民群眾期待。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始終堅持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司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是有利于進一步發揮人民政協和司法部門的各自優勢,合力化解矛盾,既要充分發揮司法機關在協調化解、矛盾穩控方面的資源優勢,也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協調關系的優勢,形成整體合力,全力促進矛盾化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四是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司法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系渠道和制度建設。司法機關需要進一步健全司法機關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完善檢察機關行使監督權的法律制度,加強對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的法律監督。重視輿論監督,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加強民主監督,有利于司法部門進一步完善檢察機構行使監督權的法律制度,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強化與人民政協的聯絡溝通工作,積極拓寬監督渠道,主動接受監督。當然,加強民主監督,促進司法公正,還需要完善民主監督的機制。只有讓人民政協盡可能地早知情、廣知情和深知情,才能使其有效地履行民主監督職能,增進司法部門與政協之間的良性互動,才能更好地促進司法公正,實現社會和諧。
政協民主監督可以更好形成全民守法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在全社會加強憲法宣傳教育,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憲法意識和法制觀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讓憲法家喻戶曉,在全社會形成學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民主法治建設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民群眾的法律素質,取決于人民群眾對法律的掌握、遵守與運用。
政協民主監督可以促使其所聯系的群眾注重法治意識的形成。“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國家何以有序?首在法治。這是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經驗,也是我國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基本路徑。例如,就經濟建設而言,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沒有成熟的法治就不可能有完善和有序的市場經濟。就社會管理而言,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環境條件和發展差異較大的國家,社會關系錯綜復雜,利益訴求多種多樣,各種矛盾不可避免。要實現良性有效的社會治理,讓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治久安,最根本的要靠法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制度保障。所以,政協民主監督可以從維護國家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以法治意識為重點,促進全社會法治氛圍的形成。
政協民主監督可以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注重法治思維的培育。法治思維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強大精神合力。一方面,要積極宣傳依法治國的大政方針,引導廣大政協委員和所聯系群眾不僅要做到自覺學法、遵法、守法和用法,一切行為都在法律規范的軌道中進行,而且要積極支持和熱情參與法治中國建設,為依法治國添活力、增動力。另一方面,要構建、完善人民政協內部的制度體系,在憲法法律的基礎上,把自身制度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把歷史上形成的好經驗、好傳統制度化、規范化,自覺維護憲法權威,遵守法律法規,發揮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圍繞法治中國建設建諍言、獻良策,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體現民主監督的價值,凝聚共同奮斗的力量。
(作者:姜虹,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樹臣,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教學部副主任、教授)
編輯:付鵬
關鍵詞:政協 政協民主監督 人民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