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總書記調研黑龍江 記者回訪:我們的故事 中國的故事
聽聽“糧倉”農民的心里話
時間:24日上午
地點:撫遠市東安村
主題:農業現代化
黑龍江是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區,是全國的“大糧倉”。
東安村玖成水稻合作社體量不大,卻很典型。2015年春耕時候合作社成立,從最初只有6名成員,發展到現在38戶82人,建了25座水稻育秧大棚。
在黑龍江調研期間,習近平來到這里。
孫綱是合作社的技術負責人,邀請總書記看看催芽、育秧車間。“我當了大半輩子農民,聊了幾句就聽出來了,總書記對農民有感情,是個行家里手?!薄O綱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F場,總書記問了一句“根盤得怎么樣”?孫綱把苗盤底部掀起來給總書記看。“干農活的人知道,人工插秧和機械插秧對苗根有不同要求,根盤好了才能上插秧機?!?/p>
孫綱還有一點強烈感觸,總書記對農業科技很關注?!八麊柡献魃缬心男C器,插秧機、拖拉機、運秧車、打漿機……我掰著指頭數了個遍。”在田間,習近平登上一臺自動插秧機,手扶方向盤,察看儀表盤,詢問技術人員機械的工作原理、購買價格、插秧效率等。孫綱說:“合作社要更加注重利用科技發展生產力?!?/p>
這兩天,一些農戶主動找上門來,希望加入合作社;十里八鄉的兄弟合作社也打來電話,想談合作。孫綱覺得,總書記的到來不僅有廣告效益,更讓包括他在內的很多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有組數據顯示,黑龍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到了17萬個,規模經營面積超過1億畝?!啊献魃缡前l展方向,有助于農業現代化路子走得穩、步子邁得開’,總書記這句話是個指路燈?!?/p>
劉延輝就從農業合作社里嘗到了甜頭。
總書記來的時候,她正在田埂邊往插秧機上遞送秧苗,穿著靴子,手上滿是泥巴??倳浲蛶孜灰黄鸶苫畹霓r民挨個握手,“他的手很寬厚、很溫暖”??倳泦柕米屑?,劉延輝答得利落:“我是當地農民,把地都包給合作社了。”
她詳細講述了生活因合作社帶來的巨大變化:上有70歲老人,下有兩個讀書娃,過去家里干一年剩不下幾個錢。現在,自家十坰地承包給合作社,有土地流轉費、有合作社務工費,到了秋天還有分紅,全家一年能賺12萬。
從老牛拉犁,到機械插秧;從一家一戶耕種,到標準化農田統一規劃,劉延輝在數字變化中感知著農業的進步:“以前是條播,隨手揚籽,一坰地收成8000斤;現在包給合作社,產量能到16000斤?!?/p>
她對總書記說,不讓種地農民吃虧,我們心里老有底了?!拔蚁肫鹂倳浽谛彺宓脑挕r家樂、樂農家’,說自己一直有個夢想,開農家樂、辦采摘園。”
總書記講了一段話:“一方面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一方面要讓人民生活特別是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希望你的夢想早日實現?!庇倳浀哪抗?,劉延輝笑得格外燦爛。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習近平對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發揮的作用給予肯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功不可沒?!?/p>
撫遠市委書記周宏也在合作社的調研現場?!耙粋€月前,總書記在小崗村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這一次,我親耳聽到他再次強調那句話,‘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從字里行間能感受到他對我國糧食安全的高度重視?!?/p>
我國正深化國有農墾體制改革,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周宏說,我們對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有戰略定力、戰略遠見,也要有緊迫感和行動力,就像總書記所說,“如果在政策上左顧右盼,在工作上淺嘗輒止,就會貽誤時機”。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習近平調研黑龍江 黑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