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農業供給側改革開局良好 將完善補貼促農民增收
改革進展如何?
——農業發展開局良好 正重點推進多領域結構調整
今年以來,農業供給側改革進展如何?余欣榮表示,今年農業結構調整出現積極變化。“目前農業結構性改革取得了比較好的進展,實現了今年農村工作、農業發展的良好開局。”
農業部表示現階段正在重點推進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具體包括以玉米為重點推進種植結構調整;以生豬和草食畜牧業為重點來推進畜牧業結構調整;以保護資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推進漁業結構調整。
余欣榮稱,農業部專門編制了《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規劃(2016-2020年)》,對“十三五”時期主要作物品種結構和區域布局作了總體設計,其目的就是引導各地按照科學的、生態的和可持續的要求,按照功能區的布局,進行科學調整。
來自農業部的預測顯示,“種植業改革開局良好”。農業部預計今年玉米意向種植面積調減2000萬畝以上;大豆面積恢復性增加,預計今年可增加600多萬畝。
“從改革重點來看,中央所布局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跟整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略有不同,農業改革重點包括‘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程國強稱。
程國強解釋稱,“去庫存”是加快消化過大的農產品庫存量;“降成本”通過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減少化肥農藥等的不合理使用、開展社會化服務等,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在價格提不上去、補貼無法增加的背景下,節約成本就是增效;“補短板”則是要加強基礎設施等農業薄弱環節的建設,增加市場緊缺產品的生產。
編輯:楊嵐
關鍵詞:農業 發展 改革 農民 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