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合專題聚合
聚焦“東北三省工業轉型升級問題”
楊志明:超常規激活人才 集聚后發優勢
在全國政協委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楊志明看來,東北工業轉型升級至關重要的是激活人才,不僅現有支柱產業升級和促進新興產業發展需要人才支撐,而且培養引進“高、精、尖、缺”急需人才和提升高技能人才都要同步發展。“需破除機制瓶頸,釋放人才能量,讓超常規激活人才措施能夠成為東北工業轉型的后發優勢。”楊志明表示。
楊志明認為,激活“體制內”人才是關鍵一策。“要突破‘圍城’,讓國有企業技術開發單位、科研院所、高校研發團隊都能在激發內生動力和活力上來一個根本性轉變,大膽試行科研人員持股激勵、技術成果轉化收入‘大頭’歸研發團隊或主要貢獻者,也可以將收入量化給個人入股。”
加快補齊技能人才不足的“短板”,尤其是提升占制造業勞動者主體的農民工技能也是超常規激活人才措施的關鍵一環。“可探索突破傳統的職業技能鑒定路徑,對三四十歲、技術尚好、因種種原因誤過了文化考試的中年農民工,采取技能競賽的方式,先依實評定,再補文化課;大力發展以優秀技師為主體的技能大師創作室;加快已確定的21所省屬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變,加快培養實用型高技能人才。”楊志明說。
對于如沈陽工業自動化、大連精密儀器制造等人才集群聚集區,楊志明建議在大力扶持的同時,因地制宜探索差異化創新發展路徑。“可以對已初有規模、初步顯示出極具發展潛力的人才聚集區,給予特殊扶持,構建人才干事創業顯身手、快速成長的‘熱帶雨林’環境,充分發揮其輻射效應。”
此外,楊志明還提出了突破激活人才受體制內制約較多、報酬較低瓶頸的問題。“事業留人、環境留人,尤其要在待遇留人上有所突破,探索在全國同類人才待遇平均水平的基線上,企業、科研單位增加因地域較遠和氣候較冷的‘津貼補助’。使本地人才能留得住,外來人才能引得進,各類人才用得活。”(記者 呂巍)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全國政協 “東北三省工業轉型升級問題”專題協商會 東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