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觀察:制度創(chuàng)新,完善現(xiàn)代治理

2016年10月05日 17:46 | 作者:人民日報記者 | 來源:人民網(wǎng)
分享到: 

面對全面深化改革這張時代大考卷,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不畏險阻、攻堅克難,以制度建設鞏固改革開放的成果,激發(fā)中國社會活力,增進全體人民福祉,這是全面深化改革不遺余力推進制度創(chuàng)新的深層邏輯。

以法治促改革

——“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以制度為保障,讓法治與改革相得益彰,成為十八大以來改革“制度超越”的重點

2014年10月23日,一個法律人在微博上貼出一首詩:“從來治國憑圭臬,畢竟安邦靠準繩。神州金秋有盛會,重開法治又一春?!薄笆保侵府斕扉]幕的十八屆四中全會。

這是黨的歷史上,第一次以法治為主題的中央全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治與改革的關系表述。習近平總書記形象地指出,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形成了“姊妹篇”;而改革和法治,正是車之兩輪、鳥之雙翼,共同推進事業(yè)滾滾向前。以制度為保障,讓法治與改革相得益彰,成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獲得“制度超越”的重點。

正如觀察家所言,今天改革要解決的問題,難度要超過此前30多年的改革。如果說當年的改革是先“破”后“立”,今天,面對錯綜復雜的利益格局、多元多變的價值理念,改革必須邊“破”邊“立”。

“深水區(qū)”的艱巨任務,呼喚更成熟穩(wěn)健的改革。2014年,中央深改組第二次全體會議首次提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jù)”。這一重要論斷,鮮明指出了“改革”與“法治”辯證統(tǒng)一,使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從一開始就納入法治化軌道。“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在實踐中不斷詮釋著改革和法治的關系。

法治解決了“軌道”問題,確保改革穩(wěn)健。2014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立法法》的決定,“稅收法定”正式確立。人們至今印象深刻: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宣布全面放開“二孩”后,這項政策并沒有立即付諸實施,而是等待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及相關法規(guī)的修訂完成??梢哉f,身處全面依法治國的宏闊背景,無論是試點創(chuàng)新還是制度突破,彰顯法治精神、獲得法律授權、遵循法定程序成為改革的大前提?!坝诜ㄓ袚?jù)”,既以法律為改革者撐腰,也防止“亂改”損害群眾利益。

法治回應了“動力”問題,打破改革羈絆。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33個縣市區(qū)進行“三塊地”改革試點,暫停實施《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chǎn)管理法》的相關條款。有法律學者評價:“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可能產(chǎn)生‘違法改革’的糾結?!币灾贫葎?chuàng)新破除制度限制,才能讓改革既突破固有的限制,又實現(xiàn)持續(xù)的創(chuàng)新,避免出現(xiàn)“不改”的不擔當,讓改革蹄疾步穩(wěn)、行穩(wěn)致遠。

法治解決了“保障”問題,固化改革成果。簡政放權的政府改革日漸深入,無論是行政審批權的下放,還是政府職能的調(diào)整,都需要以法的形式固定下來;“新四化”同步推進,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化與城鎮(zhèn)化過程中的土地問題,信息化過程中的隱私權與知識產(chǎn)權問題,無不需要法治定規(guī)矩、劃邊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形成20多項制度成果,從厲行節(jié)約到黨內(nèi)監(jiān)督,成為法治建設的重要補充。以法治固化改革成果,才能避免出現(xiàn)“拉抽屜”“翻燒餅”,持續(xù)釋放出惠及民生的改革紅利。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全面深化改革 制度創(chuàng)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不卡 |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字在线看 | 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sm | 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的 | 亚洲国产精品91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妇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