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鄭風田:鄉村工匠式人才是破解農業改革難題的關鍵
鄉村工匠式人才需要有效的人力培訓
一號文件指出,深入推進現代青年農場主、林場主培養計劃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探索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培養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新農民。重點圍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訓資金資源,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統籌安排、產業帶動的培訓機制。
國外對義務教育之后的一些“社區教育”“雙元制教育”等理念值得借鑒。我國在義務教育階段完成后,相應的農業知識與技能培訓基本上是缺失的。僅有的培訓也只是單向的如何讓他們到城市打工,這種單向的流動培訓對農業發展很不利。所以應該針對16歲以上,脫離義務教育階段又未能順利升學的農村青少年,建立完善的農民職業教育體系,做到“無縫銜接”。針對正在農村地區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老、中、青年農民,應以社區教育為基礎,根據不同職業需求,分別提供各種培訓教育。
鄉村工匠式人才需要從娃娃抓起培育。從更長遠考慮,工匠式人才應該從娃娃抓起。我國目前的教育主要是文化課程的教育,未來需要針對16歲以下的農村青少年,引入“雙元制”教育理念, 增設勞動技能課程,適當安排適應當地需要的勞動技能和技術教育。培育學生的職業興趣,使得技能課程教育能夠更好地貼近農村生產與經濟發展的需要,并使學生在結束義務教育之后能夠有充分準備選擇未來的職業生涯,為其將來進一步的職業培訓打下基礎。此外,應在課程設置上,適當增加鄉土教材尤其是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自編鄉土教材。使得學生加深對農村、對家鄉的熱愛和了解與認同感在教育目標定位上,培養一批立志農村經濟發展的人才。
鄉村工匠式人才需要靠科技武裝。農村工匠式人才一定要掌握新技術。一號文件提出要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加強農業科技研發,強化農業科技推廣。打造一批“星創天地”。要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加快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科技人員兼職取酬等制度規定。通過“后補助”等方式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實施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深入推進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發展面向市場的新型農業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機構。
編輯:梁霄
關鍵詞:鄉村 農業 改革 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