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自媒體做號產業鏈:文章多抄襲拼湊 團隊月入數萬

2017年04月10日 09:18 | 作者:趙力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內容紅利催生做號大軍

上大學頭兩年,石磊只是一名熱愛閱讀的工科生,他花大把時間泡在圖書館,一坐就是半天。如今,他自嘲只要連續坐上兩個小時,腰就會疼。“做號要長期坐著,對身體損耗大”。

吸引他繼續“坐”下去的,是文章流量背后的“內容紅利”。

近年來,多個自媒體平臺為鼓勵原創,相繼推出廣告收入補貼機制、原創補貼等政策。補貼的高低與閱讀量等指標的高低掛鉤。

正是看中了高閱讀量能帶來高收益,去年上半年,大三的石磊決定加入“做號大軍”。他開始在不同的平臺注冊賬號,“同一個內容多一個平臺分發就能多獲得一份收益。”

他并不諱言是因為錢。

正在讀書的他一個月生活費是3000元錢,他去年4月在某自媒體平臺賬號發出的第三篇稿子,閱讀量就超過了300萬。一篇文章的3000多元廣告分成足以抵得上一個月的生活費。

他在這個自媒體平臺發的前兩篇文章內容已經記不清了,“反正就是正常的、普通的文章。”而第三篇被他定義為“不正常的文章”。

他記得文章是寫“一名老漢被城管圍毆,路人無一相救”。他說,最初看到的這則消息,是一條沒有時間地點的圖說新聞,他在網上找了更多城管圖片,拼湊出了一篇四五百字的圖文消息。

“有一些自己加的內容和夸張表述。”他坦言,“我會故意說城管拿著‘三到五米長’的棍子,然后說‘持續地’毆打,各種語言加工,故意去引導讀者的情緒。”

當晚9點左右石磊將稿子發布后,第二天發現,文章已經有了300多萬的點擊量,就連常年不見的初中同學也跟著轉發。該文章的最終收益為3000多元。

石磊說,當天他特別興奮,還跟父母打電話,說掙了好多錢。當時覺得自己很厲害,現在回想起來,這文章寫得太冒險了。

“之前看到很多人都這么寫,閱讀量也很高。”石磊說,在閱讀量與收益掛鉤的利益驅動下,很多文章都是在打擦邊球,追求爆款,因此在內容和標題上大做文章。一旦成為爆文,收益自然不低,如果一旦被追究,大多是封號處理。

編輯:梁霄

關鍵詞:自媒體 產業鏈 團隊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 亚洲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色九九。 | 中文字幕交换系列在线 | 亚洲欧美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