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共享單車火了 城市騎行系統匹配等問題浮出水面
讓騎行不再無序
在王卓爾看來,國內城市騎行系統水平不高,很重要的原因是設計缺陷,“如果你在上海街頭騎行,會發現很多路是斷的,好好的一條非機動車道突然在過河時就消失了,這樣的結果就是設計思考不周全的現實反映。”
近些年,環保問題凸顯等因素開始迫使許多城市重視綠色出行,一些城市開始從整體層面出發,進行包括騎行系統在內的慢行交通系統規劃和建設。北京市就提出,在路權保障上向自行車和步行傾斜,“十三五”時期,將大力改善自行車、步行交通條件,五環路內形成3200公里連續成網的自行車道路系統。
成都市則出臺了《成都市慢行交通系統規劃》,對自行車交通網做出了詳細規劃。此外,成都市還編制形成了《慢行交通系統技術導則》,從斷面控制、空間打造、交通管理等方面明確規劃、建設與管控標準,指導慢行設施的建設實施,保障慢行優先空間。
在提升騎行系統的同時,針對單車數量猛增帶來的問題,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繼出臺條例,對共享單車提出了總量限制和騎行道路限制等措施,以緩解騎行系統的壓力。4月21日,北京市就《鼓勵規范發展共享自行車的指導意見(試行)》向社會征求意見。意見提出,對共享單車進行總量控制,擬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區級政府編制轄區發展和停放規劃,設定轄區最大投放數量。上海市黃浦區則在近期公布了淮海中路、福州路、人民廣場地區等33條共享單車禁限路段,對共享單車的投放、騎行和停靠都做了相應規定,并配備管理人員實施監督管理和處罰。
而作為城市單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共享單車企業也有所行動,如摩拜單車便利用自己的大數據等優勢,與北京、成都等城市在慢行交通系統規劃和建設等方面開始進行合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袁 勇)
編輯:梁霄
關鍵詞:共享單車 城市 騎行 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