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探訪臨終關懷試點單位:一年虧損兩百多萬

2017年05月15日 16:52 | 作者:宗媛媛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臨終關懷的床位只有4張 以后動態調整

作為安貞醫院和中日友好醫院醫聯體的成員單位,位于北三環內的安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擁有70張病床,副主任王晶瑩告訴記者,目前用于臨終關懷的床位只有4張,“今年3月底定為試點后正式明確功能,以后會根據病人需要進行動態調整。”

王晶瑩表示,由于醫院以老年患者為主,在過去也有不少患者處于臨終的狀態,無形之中多少會涉及“臨終關懷”的工作,但理念和手段上還是遵循傳統醫療的特點。

82歲的劉老太太患有嚴重的心衰和糖尿病,是目前僅有的三位“關懷”對象之一。午后,她靠坐在床邊的椅子上看著電視,膝蓋搭著的薄毯下,可以看到雙腿皮膚破潰的疤痕。遠在美國的兒子回來探望,難得兒女三人齊聚病房。

“剛來那會兒,心率動輒就上200,腿上全爛了,眼睛腫得睜不開。”回憶起2014年入院的狀況,病區主任李華依然記憶猶新。經過搶救和護理,劉老太太一次次被醫護人員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大女兒對此感激不盡,“這要是在家,恐怕還沒來得及送去急救,人就早沒了,幸虧這邊照顧得細致耐心。”如今,劉老太太總是念叨著“不回家”,已然將病房當成“終老之地”。

難點

缺標準

沒有一條線能界定臨終關懷的對象

“理論上來說,臨終關懷的接收對象應該是預期生存時間不超過半年的病人,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會發現,這個標準很難執行。”隆福醫院副院長田志軍表示,“像一些中風或阿爾茨海默癥的病人,有可能一次感染就不行了,也可能病情控制住以后,又維持很長時間。這個誰也說不準,我們只能看這個病是不是已經反復治療,對于確實沒有治療價值,普通養老院不收,在家里又不行的,就盡量收進來。”

經過護理后情況相對穩定的,院方會建議轉到養老院或回家,但結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順利,“有的一停藥就又發燒,還得再回來,最長的已經住了兩年。”

在這方面,王晶瑩頗有同感,“有的確實診斷為癌癥,但癌癥也分很多類,有的進展快,也有的可以帶病長期生存,沒有一條線能明確劃分或界定究竟是不是臨終關懷的對象。”作為承擔“兜底”功能的基層醫院,王晶瑩坦言“沒辦法再把病人‘趕出去’”。

她建議,未來可以考慮與養老院實現“雙向轉診”,類似于現在醫聯體內成員單位間的互通機制,讓臨終關懷的病床流動起來,進得來也出得去,確保醫療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編輯:梁霄

關鍵詞:探訪 臨終 關懷 試點 單位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3d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蜜桃 | 久久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 在线一区视频二区三区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v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