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行走在“絲路”上的古錢幣
高昌吉利錢幣是唐朝貞觀年間西域麴氏高昌國麴文泰在位時鑄行的貨幣,錢體厚重,制作精美,錢文為隸書旋讀,素背,足可以看出高昌國高超的鑄錢水平,也是漢文化在西域的充分體現。“高昌吉利”四字中的“吉利”二字,據考證是用漢字拼讀的古突厥語,漢語意思為王,其對應的漢語意思應為“高昌王”。這是漢語和突厥語相互交融的結果,是高昌國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及其文化背景下的產物。
塞斯特提銅幣
和田馬錢廿四銖錢
漢代玉俑
西域三十六國是絲路的必經之途,這兩枚和田馬錢,正是這三十六國之一的于闐國所發行的貨幣。這兩枚正反面圖案不一,但都有馬的圖案。最珍貴的地方是上面的雙語幣文,為漢字和佉盧文,小的一枚上面寫著“六銖錢”的漢字,這是因為早在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就設立西域都護府,于闐國也就歸順了漢朝。這種和田馬錢上還有希臘錢幣的痕跡,它是以希臘貨幣為原型,仿貴霜王朝錢幣打壓而成。
絲綢之路是古代世界東西方進行貿易的一條通道,也是東西方文化的傳播之路。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的實施,古老的絲綢之路再次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在本次展覽中,通過欣賞絲路沿線古國的錢幣,我們能夠見證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的文明和傳統。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31日。
編輯:楊嵐
關鍵詞:行走在“絲路”上的古錢幣 絲路上的古錢幣 絲路 古錢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