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高舉旗幟 砥礪前行

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新篇章(逐夢這5年)

2017年09月08日 13:35 | 作者:鐵凝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中國文藝高舉旗幟、砥礪前行的五年,在習近平文藝思想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迎來了天高地闊的新的發展階段。五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學藝術事業的發展。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指明了中國文藝的前進方向。201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2016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的兩篇重要講話,是新形勢下指導文藝工作和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科學總結了我們黨領導文藝的歷史經驗和實踐探索,雄辯有力地提出和解答了中國文藝面臨的一系列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根本命題,是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國化的重大創新發展。

五年中,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推動中國文藝發展的根本動力,積極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學習習近平文藝思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以及一系列重要部署,文藝界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文藝在“五位一體”戰略布局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廣大作家藝術家以崇高的使命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潛心創造、精益求精;文藝作品主旋律高昂、正能量充沛,精品佳作不斷地涌現;文藝評論激濁揚清,更加有效地引導創作、引領風尚。勃郁著中國精神、獨具中國風格的中國文藝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煥發著更加明亮的光芒,也為人類的文明進步貢獻著想象力和創造力。

1504812437208_1

總結五年來文學藝術的發展成就,我們可以從紛繁燦爛的文藝景觀中,得出新的歷史階段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幾點根本認識。

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必須牢記文藝的神圣使命和光榮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和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都開宗明義地指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地位和作用的根本判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這一判斷具有很強的現實和歷史針對性。中國廣大文藝工作者都從這一判斷中體會到莊嚴的使命和責任:文藝絕不能淪為單純的娛樂和消費,更不能自甘為封閉的私人經驗和“為藝術而藝術”的游戲,文藝不僅在時代和歷史中獲得內容和形式,更是創造歷史的偉大斗爭中的一種能動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有力地指明了中國文藝當下所處的歷史方位:“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國正在滿懷自信,更加有力地承擔起世界性責任,具有悠久文明和深厚傳統的中華民族正在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大的智慧、開辟新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范圍內文化碰撞交融的加劇,構成了對每個民族、每個國家的艱巨考驗,這種考驗有時甚至關系存亡絕續。一個文化上孱弱的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個缺乏文化認同的國家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必然陷入混亂和衰敗。越是全球化,越要堅守民族文化的根性和本位,越要堅持民族文化的自覺和自信,越要捍衛民族精神的團結和強健——這是時代和歷史賦予中國文藝的重大使命和責任。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嚴肅地確認文藝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根本聯系,這也是重申中國現代文藝的“初心”。以文學為例,100年前,在風雨如磐、艱難困苦中誕生了新文學,這是一次巨大的文化變革,推動這一變革的根本力量正是國家民族的命運。新文學運動的先驅者們感時憂國,他們形成了堅強的共識——要救中國、要為中國尋求復興的道路,必須從國民的靈魂開始,五四新文學和新文化由此成為民族精神的引擎。100年過去,換了人間,毋庸諱言,在和平繁盛的日常生活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文藝與國家民族歷史的深刻聯系有時會被有意無意地忘卻。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旗幟鮮明地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這有力地激勵著廣大文藝工作者重新體認自己工作的意義,重新確認自己承擔的神圣使命和光榮責任,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對人民的信念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根本道理,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革命文藝和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性質所在。五年來,中國廣大文藝工作者對這個根本道理和根本性質的認識更加準確、更加深入,對人民在理性上和情感上有了更加深切的認同。曾經有人問,我自己不就是人民嗎?這樣問的人應該重溫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什么是人民。人民是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中形成的歷史主體,更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歷史主體,其中包含著億萬中國人在前赴后繼的偉大歷史斗爭中選擇的方向、凝成的共同意志和情感,匯聚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共同的理想、生活、創造和奮斗。“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其生生不息的力量,就在于它既有宏大的整體性,又有著最充實的具體性,我們從一個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的喜怒哀樂中感受著人民的整體性脈動,又從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的整體性出發去認識每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文學藝術正是由此獲得不竭的源泉,由此形成世界觀和方法論。只有像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作家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那樣,我們才能深刻地體會我是誰、為了誰,才能真正解決為誰創作和怎樣創作的問題。

五年中,中國文聯、中國作協帶領廣大作家藝術家持續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中國文聯成立了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等專門機構,2600多人次參加了“送歡樂下基層”等文藝志愿服務。中國作協組織和鼓勵作家進行一系列主題采訪,走向廣闊的天地,感受時代脈搏,先后在西吉、慶陽、西沙群島等地舉辦“文學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講堂。在這些活動中,我們經受著精神的洗禮,就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不僅是“身入”,更是“心入”“情入”。我曾聽到一位歌唱家動情地談道,她住到了當地老鄉家里,深切感受到自己與鄉親之間的真摯情誼;我曾讀到一位作家的文字,他說,“是的,人民,我一邊寫作,一邊在尋找和贊美這個久違的詞。就是這個詞,讓我重新做人,長出了新的筋骨和關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經成為廣大作家藝術家的自覺追求,對文學藝術來說,這不是外在要求,而是內在動力,是我們認識時代、認識自我的根本途徑。五年來,中國文藝表現現實生活的能力不斷提高,涌現了一大批具有強勁現實主義力量的優秀作品,在時代的波瀾壯闊、人民的喜怒哀樂中呈現中國故事的斑斕畫卷。中國的作家藝術家正在人民創造未來的奮斗中實現藝術的創造和發展。

編輯:李敏杰

01 02

關鍵詞:中國 文藝 人民 歷史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一级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高清 | 中文国产精品久久久 | 五月开心丁香婷婷久久看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