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單車企業要讀懂“禁投放”背后的深意
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行業都不能“野蠻生長”。近日,多個城市相繼宣布,禁止新增共享單車新車投放。這是共享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相關管理部門必須采取的措施。
有媒體報道,個別單車企業并沒有完全落實相關政策,把工作重點做到維護、運營和秩序管理上,卻仍然繼續投放單車。這樣的做法不僅有違“禁投放”的政策,也不利于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
共享單車應當“輕投放”。共享單車在推動綠色出行、緩解交通擁堵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時,也存在投放和停放無序的問題,特別是在一些地鐵站和公交車站、重要交通樞紐、大型商圈等區域,出現共享自行車過度投放、堆積占道等現象,給城市交通秩序、市容環境和市民生活造成了不利影響。
共享單車應當“重管理”。單車企業應嚴格執行不新增投放車輛的要求。通過多種技術和運維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積極參與相關停放區設置技術導則、服務規范的制定及監管與服務平臺的建設,通過運用車聯網、7×24小時高效調度車輛、平衡供需,及時處置亂停亂放、車輛淤積等情況。
共享單車應當“轉思路”。在禁止投放后的“下半場”,一方面,單車企業要不斷通過科技創新和使用新的材料,制造出質量更好的單車,減少單車在服務過程中的返修率,不斷延長單車的生命周期。另一方面,建立用戶信用體系,對于用戶不規范用車或違法違規行為在信用體系中予以體現,引導用戶積極參與共享單車的“自管理”。
共享單車在帶給人們方便與快捷,打通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同時,更多問題已浮出水面。共享單車要實現科學管理和有序發展,離不開規則的保駕護航,也需要政府“配件”、市場“導航”、更需要單車企業“守規矩”。如此,共享單車才能與城市更好兼容。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單車 共享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