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揭秘高精狙:100米距離硬幣大小射擊范圍的背后
與一般的女孩不同,上學的時候,范方梅更擅長數學和理化,文科則不占優勢。高中時,范方梅立志成為一名工程師。上世紀80年代末,她從南京理工大學特種產品專業畢業,被分配到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從事國防產品科研工作。當時,模仿蘇德拉戈諾夫的7.62毫米半自動狙擊步槍在這個兵工廠剛剛開始定型生產。年輕的范方梅跟著老一輩設計師們做輔助工作。
記者:那個時候你們在跟老的制槍的人溝通的時候,他們對這個槍的情感是什么?
范方梅:我到現在有的時候真的內心對他們有一種很敬佩的。因為我跟他們的接觸,跟他們學習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他們做事特別嚴謹。人家的筆記本拿出來我們一看,真的寫得很規矩。每天每次實驗是怎么回事,所有的實驗記錄寫得很清晰。
記者:他們對這個職業的嚴謹變成了學業當中的東西。
范方梅:確實是,他們對我們最大的一個影響就是包括對我們來說,確實是影響了我們很多。
狙擊步槍的學名叫“高精度戰術步槍”,通常配有光學瞄準鏡或夜視瞄準具,狙擊手可在600~1000m內殺傷重要單個有生目標。最初的狙擊步槍并非專門制造,而是在普通步槍中挑選精度相對較高的作為狙擊槍使用,但是隨著狙擊戰術的普遍應用,狙擊步槍成為各國軍隊的重要裝備。對于一個國家的軍工產業而言,最尖端的制造,并不單指導彈,戰斗機,航母等高科技裝備,一支槍也是這個國家軍工制造最尖端科技成果的一種展示。然而,2009年,國際狙擊大賽,由于使用槍支的精度不夠,中國選手第一輪就被淘汰出局了。
記者:首輪就被淘汰了。
范方梅:對,當時他們用的是我們廠做的,仿前蘇聯的SVD7.62毫米狙擊步槍。
記者:差在哪兒?
范方梅:主要就是精度。
記者:其實就是打得準不準。
范方梅:對,當時去的時候把這個槍拿出來,人家都用很奇怪的目光看他們,你們怎么還在用這種槍?因為國外的那些參賽選手基本上都用的是世界名槍。我們還拿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準確是七十年代末仿制的一個前蘇聯的狙擊步槍參加比賽。2009年你想一下,所以當時我覺得主要差距就是我們的裝備上,實際上我們狙擊手的素質還是非常高的。
記者:當狙擊手跟你描述,他們都用異樣眼光看著我們的時候,你作為一個制槍人。
范方梅:確實真的有點想掉淚的感覺,你想我們做了這么多年還沒有做成一款讓人家能夠認可,展現我們實力的一個狙擊步槍。
一個有著百萬軍隊,有著全體系生產鏈條的中國軍工制造,竟然沒有一支合格的狙擊步槍,比賽的失利,讓差距成為一種挑戰。
記者:那個時候如果我們開始研究,開始制造,能夠在多長時間里就趕上世界先進?
范方梅:當時我們估計的話,至少應該有5年的時間。
記者:是一個樂觀估計嗎?
范方梅:應該算是一個樂觀估計,因為對比我們的差距確實太大了,不是一點點的。
這里是槍支動態測試試驗室。每一支槍的生產過程中,都要拿到這里做壽命、準度一系列的測試。而對于高精狙步槍而言,它的精度測試更不可少。
記者:我這個子彈從槍里打出去,從彈道出去之后它能夠是一個直線,我想打哪兒它就能打哪兒,這是精度的描述嗎?
范方梅:彈丸從槍出去以后,它在空氣當中以拋物線的彈道,但是你出去以后影響它的精度里面有很多因素。一個本身彈丸在出槍速度矢量就是方向,另外一個就是子彈的彈型。因為它在空氣當中飛行它有阻力,那么采取什么樣的彈型,從彈口出去是一個旋轉的。
記者:它本身就自己旋轉,同時還得遇到風,它在空氣當中還會方向改變。
范方梅:對,它有一些阻力,槍就賦予一個出去的初始狀態。要是初始狀態不好的話,出去可能就全部散了。
衡量一款狙擊步槍的精準度,國際上通常使用的指標是角分,如果射手所持狙擊步槍精度為1角分,則意味著該槍在100米距離上的射彈散布直徑為2.9厘米。精度上的絲毫偏差,意味著槍支生產技術水平的巨大差距。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揭秘高精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