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因為這個新區的崛起 中國“腰板”挺直了
2016年10月,位于江西省的贛江新區正式掛牌,通過“輕資產、重資本”這棵梧桐樹,引來了金鳳凰。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對于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贛江新區而言是一個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是全盤接收還是升級換代?新時代該有什么新作為?新區又會出臺哪些新辦法?
你生產 我補貼 贛江新區對創新企業花下血本扶持
成立一年來,贛江新區的會議室就沒有空著的時候,會議的主題各有不同,但目的只有一個,如何促進體制機制改革,打造新時代下新區的新面貌,展現新作為。大家都很清楚,新區的核心在于個“新”字,贛江新區承接產業轉移,不是成為低端落后產能的積水池,而是要把承接轉移與產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才能真正落實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 “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的要求,力爭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
贛江新區管委會主任 劉建洋:一方面在把他們先進制造業引入,但同時我們不僅僅完全是做他們的代工,也要考慮研發和品牌的同步引入,所以這些方面提升我們自我造血的能力或者是自己創新的能力。
說起創新,不得不提到贛江新區的龍頭產業——光電信息產業,而說起贛江新區的光電信息產業,又不得不提到江西佳因光電材料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專業生產擁有自主產權的高純度金屬有機化合物MO源,屬于LED產業鏈的上游,手機、家用電器、景觀燈等都離不開它。MO源技術的發展狀況是衡量一個國家電子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江西佳因光電材料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五家、中國第二家掌握MO源生產技術的技術密集型企業。
江西佳因光電材料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 廖維林:我們在國內的這些同行就是因為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這個LED能夠進到千家萬戶,起碼能夠讓這個價格迅速下降,老百姓的話能夠用得起它。
跟化學打了三十多年交道的廖維林曾是江西師范大學的教授,掌握著MO源生產的核心技術。但是,這個土生土長的江西人,在2011年創辦企業時,卻并不打算在江西發展。
廖維林:當時我們尤其是在人才方面的發展是有顧慮的,江西有一句話叫做人才東南飛。
當時,為了留住廖維林,南昌經濟開發區的領導也是想盡辦法,最終幫助他建立了一個院士工作站來吸引人才,這份誠意也最終打動了廖維林。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佳因正式投產之后,國外老牌MO源生產企業為了擠壓中國產品,打起了價格戰。眼前這個罐子里裝的是三甲基銦,是目前佳因單價最貴的產品,這小小的一罐原料就能夠做出3.9億個LED燈珠,在2005年時,每克的售價是200元,但現在每克售價僅為55元。而佳因生產的主流產品三甲基鎵,售價更是從20元一克猛跌到了2塊錢一克,面對來勢洶洶的價格戰,處于創業初期的佳因陷入了困境,但為了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政府專門設置了銷售補貼。
廖維林:在江西的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他們還是盡所其能能給我們提供所需要的幫助。
直到今天,新區仍然為佳因提供著銷售補貼。對科研的尊重、對創新的渴求體現在新區工作的方方面面,佳因也沒有讓新區失望,產品質量達到世界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而在短短的一年里,贛江新區已與中國科學院等20所高等院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新區 創新 中國 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