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三位委員眼中的“三大民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鄉居民醫保覆蓋率在95%以上,為保障居民病有所醫發揮了巨大作用。不過全國政協常委、中科院院士周忠和指出,因病致貧返貧在所有致貧因素中占比較大,解決貧困人群的看病難題,除了要加強政府的兜底作用,更重要的是健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應該像汽車交強險那樣推行強制醫療保險制度,讓所有人應保盡保。
目前,我國農村推行的是新農村合作醫療,城市居民推行的是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相較于農村,城市醫療保險制度對保障水平要更好一些。近年來,隨著新農合籌資水平的提升,個人繳付部分也隨之增加。一些貧困農村居民因生活困難,繳付意愿下降,有的甚至退出了新農合?!皬哪壳皝砜?仍有部分居民未納入醫保政策,一旦出現大病重病,全家就會陷入困境?!敝苤液瓦€指出,我國醫保即時結算,特別是跨省醫保異地結算目前還沒有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實現,這就意味著醫療花費需要個人先行墊付,這就給很多貧困家庭帶來了巨大壓力。
周忠和認為,健康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要想做好這項工作,真正讓老百姓病有所醫,關鍵是要健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我國臺灣地區早在1995年,就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實施了全民健保。按照法律規定,只要是有臺灣戶籍,除特殊情形(如服刑中、失蹤達半年以上及因長期出國而申請停保者),均納入強制加保對象。他建議,大陸也應借鑒臺灣經驗,推行強制醫療保險制度,以增強抵御重大疾病帶來的家庭經濟風險。
據悉,臺灣全面健保采取的也是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分擔保費的模式,由雇員、雇主和政府部門以3∶6∶1的比例共同分擔;私營企業者則全部自付;農民則自付3成,政府部門承擔7成;軍人和低收入人士全部由政府部門埋單;沒有工作的人士可依附家人或憑戶籍證明辦理參加健保。
“我們也應根據收入水平對所有人群進行劃分,對于低收入群體特別是貧困群體,降低個人繳費比例,甚至是免費參加醫保。”周忠和還建議,鼓勵商業保險開發醫療健康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相互補充,提高居民醫療保障水平。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政協委員 養老 醫療 教育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