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共享經濟大浪淘沙 是危是機還看實力
2018年中國國際自行車展覽會于5月6日至9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今年的展會一如既往精彩紛呈。與去年共享單車熱鬧非凡的場景不同,今年展會上卻難覓共享單車的蹤影。
經歷了摩拜賣身美團、阿里加碼ofo、滴滴接管小藍后,共享單車發展進入“下半場”。被打了一針“興奮劑”的傳統自行車企業現在還好嗎,它們在想什么,又在做什么?
訂單下滑影響幾何
天津市遠東藍劍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自行車制造企業,去年永安行共享單車大部分的供應量都由該公司提供?!暗牵衲昴壳斑€沒有一輛共享單車的新訂單?!彼{劍科技公司總經理李勤說,下滑趨勢還在繼續,尚沒有觸底跡象。
下滑趨勢從ofo的代工企業——上海鳳凰發布的公告上也能看出端倪。5月4日,上海鳳凰發布公告稱,截至公告之日,公司控股子公司鳳凰自行車共向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東峽大通為ofo共享單車運營方)及其關聯公司提供各類自行車產品186.16萬輛。而二者去年達成的合作協議是500萬輛,預期完成率不足四成。
中國自行車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3月份,自行車規模以上企業產量983.8萬輛,同比下降9.7%?!皵祿霈F波動有春節因素的影響,也是共享單車訂單大量減少后對行業的深層次影響?!睒I內人士表示。
企業的感受更明顯。李勤介紹,此前公司自有品牌產品與代工產品的占比為8∶2。在共享單車沖擊下,去年自有品牌產品占比滑落到三成左右。隨著共享單車訂單的下滑,公司內銷面臨不小的沖擊。
鳳凰集團總裁王朝陽認為,沖擊雖然很大,但是大型自行車制造企業產能伸縮性較強,可以消化影響。比如,一條生產線安排40個人,可以生產600輛到800輛車,安排65個人可以生產1800輛。訂單減少會拉低設備產能利用率,但幅度不大,主要是用工大量減少。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共享 單車 品牌 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