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副主席發言 副主席發言
中長期人口變動與經濟社會發展
此次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人口主題,科學研判人口中長期變動趨勢,統籌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結合調研和大家的發言情況,談幾點認識。
首先,準確把握新時代我國人口發展的基本態勢。總的來看,我國人口發展態勢具有如下特點:一是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提高人口綜合發展水平仍任重道遠。隨著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龐大人口所形成的市場容量、消費潛力及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顯現。目前我國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二,但人口綜合發展平均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進入攻堅階段,人們的道德水準、文明素養也需進一步提升。二是人口發展處于歷史轉折期,結構性矛盾凸顯。根據長周期預測分析,我國人口數量將經歷從低增長到零增長再到負增長的歷史性轉折。人口發展的結構性問題日益突出:老齡化速度加快,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程度加深;勞動力供給仍然較為充裕,但勞動力供需結構不匹配的問題顯現;城鄉人口服務能力差距大,地區之間人口轉變不同步、人口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存在。三是人民日益增長的家庭發展服務基本需求尚未充分滿足。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養育孩子的經濟成本上升。年輕人婚育時間不斷延遲,大齡生育、不孕不育等生育困難人群明顯增加。在公共服務供給上,現有的婚育假期、生育津貼、女職工就業保障等政策,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許多障礙。托兒所、幼兒園短缺,促進家庭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尚未完全建立。
解決上述這些問題不可能一蹴而就,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處理好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雙向適應、相互協調的關系。
其次,要進一步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針對人口發展的新特征、新情況,建議圍繞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促進人口素質提高、促進家庭和諧幸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目標,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相關制度政策。加強人口自身發展規律研究。加強對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互動關系的研究。加強對在人類命運共同體框架下,完善跨境人才引進、勞務輸出輸入、人口遷移管理的制度政策研究,通過戰略研究,確立我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科學目標、思路和策略,從實際出發,堅定走中國特色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道路。
最后,要做好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一是積極構建家庭友好的制度政策和社會環境。建立以生育支持、兒童發展、老年贍養、病殘照料為主體內容的家庭支持政策。二是盡快補齊影響生育的公共服務短板。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三是努力提高勞動者素質。大力實施就業優先和科教興國戰略,面向社會需求,加強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適度靈活放寬國家失業保險金使用范圍,支持社會、企業開展創新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培訓。四是積極應對老齡化。樹立全面、積極的人口老齡觀,加快構建制度體系。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