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復興路上>精彩述評 精彩述評

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2019年09月10日 11:02 | 來源:新華網
分享到: 

編者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家和人民面貌發生深刻改變。新華社于9月9日起播發“中國面貌”系列述評,反映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民主法治、生態環保、開放合作等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遷,展現輝煌成就,揭示寶貴經驗,彰顯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昭示中華民族闊步邁向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今天推出第一篇《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1

車輛行駛在南京長江大橋上(2018年12月29日無人機拍攝)。2018年12月29日,歷經26個月封閉維修的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恢復通車。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題:奇跡中國——70年中國面貌變遷述評之一

新華社記者安蓓、陳煒偉、何欣榮

2

8月27日拍攝的檢修期間的“中國天眼”。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132顆優質的脈沖星候選體,其中有93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沖星。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70年,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分量有多重?

一個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一個國家,經歷了從封閉到開放、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深刻演變;

14億人民,在擺脫貧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征程上奮發前進。

70年波瀾壯闊,古老的東方大國煥發出朝氣蓬勃的全新面貌,正在書寫新的奇跡篇章。

從傳統步入現代,中國創造發展奇跡

一座橋,承載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人聯通南北的夢想。

清末民初,鐵路在南京被長江阻隔。內憂外患、政權更迭的中國,始終未能跨越天塹。

1968年,經過10年設計論證、艱苦奮戰,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南京長江大橋正式通車,京滬大動脈自此打通。

奇跡在發展中不斷書寫。2011年,南京長江大橋上游,高速鐵路橋大勝關長江大橋開通運營。6年后,“復興號”高鐵從這里經過,北京到上海的單程時間壓縮到4.5小時。

千里京滬,從此一日往返!

一座橋,也見證著一個家庭越過越好的日子。

1985年,羅儉參加工作,負責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養護。他的父親曾參加大橋建設,如今,他的兒子也進入南京橋工段,成為一名線路工。

“結婚、生子、買房、買車……我養護大橋一輩子,大橋也見證了我們一家生活的變化。”羅儉說。

家國相依,締造奇跡。

29歲的李國祥眼下最大的目標是在省城買套房。他是昆明一家汽修廠的技術骨干,社保齊全,小兩口已在城里扎了根。

“新市民”李國祥來自云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金源村。過去70年,像他這樣離開農村定居城市的人,數以億計,匯聚成世界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歷程。

這是一組印證人類史上偉大奇跡的數據:

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僅為10.6%。到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9.6%。如今,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正在推進,昔日“鄉村中國”快速邁向“城鎮中國”。

70年,兩萬多天,見證一個國家的史詩級巨變。

經濟總量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600多億元到2018年突破90萬億元,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躍居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大引擎;

“兩彈一星”、雜交水稻、載人航天、深海探測、C919大飛機、天眼望遠鏡等重大科技成果振奮人心,中國奮勇踏上新科技革命的列車;

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從瓶頸制約成為優勢支撐,高速鐵路里程占世界高鐵總量的60%以上,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引領潮流……

70年來,中國面貌發生根本改變,向世界展示中國道路的強大魅力。

編輯:周佳佳

01 02 03

關鍵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777 | 日本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 最新日本一道免费一区二区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 日本一本香蕉大道高清视频 | 色综合久久五月97 |